2025-07-13 09:26
根據鏡週刊報導,海軍司令部爆發集體霸凌事件,指出目前在海軍司令部服役近20年的孫姓士官長,3年前因公發生車禍,導致腰椎受傷,需長期休養及復健,卻遭長官刁難、威脅恐嚇,企圖逼退,甚至有長官非但不准假,還增加他的工作量,造成孫身心崩潰、罹患精神官能症,十分無助。
2025-07-13 08:42
全球首富馬斯克離開川普政府後,將注意力轉向訓練最新版本的聊天機器人Grok。美國《華爾街日報》週六(7/12)透露,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已同意向其人工智慧公司xAI投資20億美元,投資金額幾乎占該公司近期股權融資總額的一半。
2025-07-13 08:01
台灣於2021年開設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是在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義的駐外機構,立陶宛為此承受中國的經濟脅迫,立陶宛、台灣與中國的三角關係備受關注。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巴諾瓦斯(Ruslanas Baranovas)強調,立陶宛不會為了與中國來往而以破壞對台關係為代價,若中國不接受,「那就算了。」
2025-07-13 07:40
大罷免投票日逼近,藍委放低姿態罷免添柴火,罷團尋求突破盼熱度再升溫。雖然「反共」為大罷免的主旋律,卻在論述上門檻高、溝通成本大,對罷團爭取票源助益不大。罷團坦言,反共要很長的論述 ,亦有成員認為「反共的TA(目標群眾)就是綠的」,若罷免僅能催出藍綠基本盤,在藍營優勢選區反而吃虧。與其高舉抽象的反共大旗,不如貼近庶民生活找痛點,中間選民才會買單。
2025-07-13 03:39
首梯大罷免投票倒數13天登場,藍營密集辦造勢催投票率。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更以戰鬥藍發起人身分四處宣講,號召反罷免民眾7月26日踴躍出門投票。但近日傳出,趙投票日當天其實人已不在台灣,知情人士證實相關傳言。
2025-07-13 03:36
距首梯大罷免藍委投票日僅剩13天,藍營總動員要催投票率。國民黨黨務人士表示,最後階段就是陸空併行,目標各罷免選區投票率至少能逾五成,甚至衝到55%以上,這樣每一席遭提案罷免藍委,就可望全數過關、否決罷免。
2025-07-12 23:31
英國《金融時報》12日報導,美國國防部施壓印太盟友日本及澳洲,要求2國明確交代,若美國和中國因台灣問題交戰,他們會扮演何種角色。
2025-07-12 18:08
立法院昨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刪除台電千億撥補,媒體報導,經濟部打算放手讓電價調漲,漲幅初估5%;對此,經濟部今(7/12)回應,立院多次刪除對台電撥補預算,使國家難以善盡對台電凍漲成本的基本承擔,延宕加強電網韌性時程,嚴重損害公用事業財務穩定,也不尊重專業。
2025-07-12 16:53
外電報導中油正初步討論收購美國頁岩氣製造資產,對此中油今天回應,美國具穩定產能與良好投資環境,其頁岩氣資產當然在評估目標之列,中油不排除任何具有前景的合作選項,後續將依實際評估結果與能源政策審慎研議,做出最有利決定。
2025-07-12 16:15
北韓與中國間通行的載客火車,因新冠肺炎疫情停駛。睽違5年後,雙方已同意恢復行駛,具體時間及路段還在最後磋商階段。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