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07:00
盧秀燕殷鑒不遠。當初找來前立委蔡壁如當台中市府顧問,為了跟柯文哲、白營支持者「做關係」,柯深陷司法與政治風暴後,蔡壁如成天想跟黃國昌選黨主席,把盧晾在一邊、不當一回事,蔡幾乎成為盧秀燕的負數,才辭去顧問一職。為時已晚。如今「徐巧芯老公」洋洋灑灑的理由,幫不了枕邊人與盧市長,卻為大罷免添加柴火。盧秀燕只能快刀斬亂麻,走上壯士斷腕這條路。
2025-02-17 08:20
駕駛公車的職業,政府單位現在都稱之「公車駕駛長」,但多數人還是習慣稱他們是公車駕駛或公車司機,若這個職業缺乏專業度及尊榮感,又如何能夠吸引更多人願意投入這份工作?
2025-02-17 08:10
公車駕駛長的薪水待遇好,為什麼找嘸人?《太報》透過跟拍採訪公車出一趟次的方式,了解這個工時長、狀況多、風險高的職業的甘苦。
2025-02-17 08:00
各大學的碩士班考試近期陸續登場,AI、半導體熱潮下,公立大學報名人數紛紛創下新高,攤開數據,資訊、工程碩士生人數在少子化下持續逆勢成長,然而當碩士逐漸成為求職的基本門檻下,專家、學者與學生也紛紛指出在現行大學風氣裡,競爭已經提前到大學階段展開,形成為期大學4年、碩士2年的6年延長賽,相關心理健康需要更多關注。
2025-02-12 08:10
台灣的中高齡勞參率長期低落,65歲以上不到10%,甚至55歲以上勞參率不到6成,遠低於鄰近的日本、韓國、新加坡,這些國家的中高齡勞參率較高,政府將銀髮就業跟其他健康促進生活方案結合是主因,在社區設立常設性的組織,建立利他型的就業與生活方案,作為截斷社會快速老化的政策主軸。
2025-02-12 08:05
人生有三個圓圈:要做的事、想做的事、能做的事,當三者有交集的部分叫做「甜蜜區」,即使是人生下半場也有無限可能,全職家庭主婦也可以成為助人「釣魚」的導師。民間有很多組織默默在社區推動「第三人生」工作,基督教芥菜種會的「50+培力計畫」就幫助中高齡長者「以工帶振」,透過工作不只重振自己的生活,振興自己的經濟,提振自己未來人生的價值。
2025-02-12 08:00
「壯世代」爭議炒得沸沸揚揚,事實上,50至64歲的這群人有很多稱號,「熟齡族」、「黃金世代」、「橘世代」、「新中年世代」、或是可以跟日韓一樣用中性的「50+」稱呼,他們在思想和行為與傳統的「前老年樣貌」截然不同,卻也是新「三明治世代」、「流沙中年」的一群,有著說不出的苦惱與困惑。
2025-02-10 08:00
博客來、MOMO、誠品陸續加入電子書戰局,既有的樂天、讀墨、凌網等參賽者鬥志依然,台灣電子書在2025年邁入下一個階段,這個市場儘管只佔整體書市不到1成比例,對出版業卻提供更多可能性,但也有人擔憂未來當平台整合、出現獨大領頭者時,可能會透過強勢話語權影響出版社,此外站在讀者角度,則要擔憂競爭下若服務中止,購買的書籍都成一場空。
2025-02-03 08:30
為了接軌國際、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彈性應用,近年來國立大學陸續將學期由18週縮短為16週,學生一年將有近5個月的長假,如此變革,短期來看挑戰師生的適應力,過去常見的「逛街式(Window Shopping)選課」將成過去式,而長期來看,更可以思考整體大學的課程、學分規定是否可以更精簡、調整。
2025-02-03 08:15
這幾年家電維修團隊開始在台灣各個社區萌芽茁壯,不只延續了物品生命,也讓人與人之間有更多互動和情感的連結。成立不到4年,以定點巡迴方式在高雄各地舉辦維修小家電的小家電診所,為什麼擁有目前全國社區維修團體志工人數最多的規模?「主動出擊」的模式又希望為台灣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