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 08:00
交通部6月底公布的《隔熱紙使用指引》,號稱是「道安三箭」之一,為什麼卻被說是「偷天換日」、「打假球」?
2025-07-12 11:01
大罷免潮進入三階決戰階段,國民黨把握週末機會衝高反罷免氣勢,立委王鴻薇反惡罷松山後援會今(7/12)天舉辦成立大會,國立台灣大學前校長管中閔在致詞時批評,選舉完了,政府應該接受新民意,「怎麼會在新的民意裡面,再創造一批鳥民意?」他認為,反對大罷免就是保衛民主、讓台灣團結,台灣要有制衡的力量。
2025-07-12 10:03
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AAIB)週六(7/12)凌晨公布上月印航空難事故的初步調查報告。失事的關鍵原因應該就是兩具引擎的燃油開關因不明原因被關閉,以至於飛機起飛後立刻失速墜毀。以下是AAIB根據座艙通話紀錄等資訊,所完成的逐秒追查報告(以下均為6月12日格林威治GMT時間):
2025-07-10 13:10
基隆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的38歲廖姓醫師,今年6月29日前往新竹縣五峰鄉上坪溪泛舟時不幸翻覆,雖他身穿救生衣試圖自救,仍遭暗流捲入溺斃身亡。意外發生後登上媒體版面,網路上更出現「自找的」等冷血批評,令家屬無法接受,發出聲明強調事發地點並非違法水域,希望能還原事實、停止錯誤指控。
2025-07-09 09:59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獨家取得一份音檔指出,川普在去年大選募款時向金主自曝,他曾分別警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丁,若他們各自入侵台灣和烏克蘭,美國就會炸了北京和莫斯科。
2025-07-07 18:34
推動大罷免的公民團體,最常在街頭遭嗆聲「吃飽太閒」,媒體人馮光遠與獨立媒體《沃草》合作,發行罷免「非選舉公報」,列出傅崐萁、王鴻薇、徐巧芯等726即將受到罷免投票挑戰的國民黨立委,當初遭發起罷免的理由,提醒民眾這一年來,藍委各種荒腔走板的行徑,才是觸發大罷免的主因。
2025-07-07 14:29
海基會4日在臉書發文,秘書長羅文嘉率領文教團隊走訪國立中央大學,與18名陸生展開交流,傾聽他們分享台灣生活的感想,不過貼文中的照片,陸生的臉被去識別化(馬賽克),有媒體指控台灣內部言論審查嚴重,言論自由倒退。海基會今(7/7)回應,以往有陸生表示和該會交流後被台辦關切,為避免陸生不必要困擾,才會採取「去識別化」作法。
2025-07-05 15:49
香港近來已有多家老字號品牌企業先後結業,最新公布的標普全球最新調查顯示,香港整體商業信心跌至近5年最低,經商環境也是3年多來最差。
2025-07-03 11:52
首梯大罷免藍委投票日倒數23天,國民黨KMT Studio今再宣布推出「湛藍衝鋒」行動,除將號稱百位青年上街頭宣講反惡罷,也將推出寫有「不同意惡罷」的「護民主」御守小物,宣傳7月26日反惡罷,籲「護民主、保台灣」。
2025-07-03 08:44
美國國防部7月2日表示,美國上月對伊朗三處主要核設施發動的空襲計畫,讓伊朗核計畫發展倒退一到兩年,已達到任務目標。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