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16:01
中國網路近日流傳一份殺人案件調查報告,原來是男星張藝洋2022年不滿16歲女友提分手,憤而拿摺疊刀刺向對方頸部,造成頸動脈、氣管等大量部位大量出血,窒息死亡,事後還企圖製造女方自殺假象。對此案件,陝西咸陽法院於2024年12月18日宣判張藝洋死刑,當天執行判決,而成為中國第一個遭判死刑的藝人。
2025-07-17 12:13
尷尬!台中市警察局四分局員警執行酒駕攔檢,打開車門赫見「男男交疊」映入眼簾,原來,賓士車駕駛20歲蔡男在夜店飲酒,發現巡邏員警緊跟其後,情急之下直接跳到副駕駛座,企圖掩飾自己是駕駛的事實,因過於緊張,忘記將檔位打入P檔,導致賓士失控緩緩前行,連續撞擊6車。
2025-07-16 11:18
距首梯大罷免藍委投票日倒數10天,國民黨今舉辦記者會,預告罷免戰倒數期間,民進黨與罷免團體恐祭出10大奧步企圖影響罷免選情,甚至下周總統賴清德就可能仿前南韓總統尹錫悅,緊急宣布全國戒嚴。
2025-07-15 20:20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弊案,今日針對柯文哲等4名被告是否延押開庭審理,檢察官主張,柯文哲的犯罪嫌疑重大,雖然羈押禁見中,但他授權經營的臉書帳號仍舊不斷地在張貼與案件相關之貼文,開庭前、後幾乎日日貼文,甚至每一位證人只要到庭作證,就會被做成圖卡,由柯文哲、特定政黨的臉書及IG帳號,對證人的證詞進行批評或攻擊,以此干擾證人證詞,破壞法院純淨的審判空間,建請法院繼續羈押禁見。
2025-07-15 15:10
詐騙陷阱無所不在,資深媒體人狄志為在臉書分享一段粉絲的親身經歷。有位父親被詐團話術誤導投資,從小額試投到抵押房產、貸款千萬,導致債務如山、家破人亡,「一場虛擬貨幣的局,把他們家整個人生都吞掉了」,兒子寫信請狄志為將這段經歷分享出來,盼藉此提醒更多人,阻止更多家庭被騙、被毀。
2025-07-13 08:01
台灣於2021年開設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是在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義的駐外機構,立陶宛為此承受中國的經濟脅迫,立陶宛、台灣與中國的三角關係備受關注。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巴諾瓦斯(Ruslanas Baranovas)強調,立陶宛不會為了與中國來往而以破壞對台關係為代價,若中國不接受,「那就算了。」
2025-07-10 19:50
一名47歲泰國籍的潘姓失聯移工,去年10月在新竹縣一處畜牧場工作時突然昏倒,雇主夫婦疑因擔心非法僱傭曝光,未通報救援,竟將他連夜棄置偏僻產業道路。潘男送醫後宣告不治。桃園地方法院近日宣判,涉案的魏姓雇主與黃姓妻子分別被判處10月、8月徒刑,均緩刑2年,協助丟包的泰籍同鄉移工則被判8月徒刑,服刑完畢後驅逐出境。
2025-07-10 11:39
美東時間7月9日,本應是川普公布美國對近200個國家實施對等關稅稅率的大日子。不過,川普在兩天前簽署行政命令,將貿易談判期限延後至8月1日,這使各國將繼續困在不確定的局勢當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一文分析當前局勢與普羅大眾有關的4件事。
2025-07-03 07:26
立陶宛國防部長2日表示,菲律賓揭露中國在南海爭議地區的侵略行徑,戳破了「中國和平友好的假象」。她敦促民主國家團結,對抗以中國和俄羅斯為首的新興專制國家軸心。
2025-07-01 16:42
昨天(6/30)是香港國安法實施5週年,今天(7/1)則是香港主權移交中國28週年。5年來,香港當局大規模逮捕異議人士,已讓民主運動噤聲,但對異議聲音的打壓仍在擴大,波及餐廳、書店與其他小型商家。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