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7 16:47
根據TrendForce調查顯示,2026年宏觀經濟維持疲軟,地緣政治與通膨持續干擾消費市場表現,而記憶體步入強勁上行周期,導致整機成本上揚,並將迫使終端定價上調,進而衝擊消費市場。基於此,TrendForce今日(11/17)宣布下修202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及筆電的生產出貨預測,從原先的年增0.1%及1.7%,分別調降至年減2%及2.4%。
2025-11-17 14:37
仁大資訊(7767)將於18日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涵蓋硬體維運、系統整合、AI模組與金融科技(FinTech)應用,並透過併購金腦數位切入高附加價值的AI與ESG解決方案,成功從傳統SI廠商轉型為全方位資訊服務集團,具備七成金融和三大電信業者客戶群,強打2小時到場4小時完修 。看準台商全球佈局商機,仁大資訊也透過越南,泰國,菲律賓,日本等海外市場,協助海外台商力拼成為神隊友。
2025-11-17 12:25
綜觀全球政經趨勢牽動手機動能,DIGITIMES表示,預估全球2025~2030年每年智慧機出貨成長率將落在3%上下,複合年均成長率(CAGR)將達3.06%。隨著生成式AI滲透持續提升,生成式AI Android手機於今年已向中高階市場向下滲透,價位帶已至400~500美元,名年Android平台的生成式AI手機將擴大至中階市場,亦即為350~400美元價位帶。預估生成式AI手機明年全球出貨,將從今年的4.458億支成長接近至6億支。
2025-11-10 14:32
聯強(2347)今天公告2025年10月合併營收為371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年增3%;若以固定匯率計算,則較去年同期成長9%,成長主要來自半導體及通訊業務。累計今年前10個月合併營收為3,221億元,年減8%。
2025-11-06 14:43
沒AI真的不行,驅動IC大廠聯詠第三季獲利年減30.5%,每股盈餘6.01元,營利率和毛利率分別再降至15.70%、36.29%均創五年新低。展望第四季,聯詠預估營收獲利恐再放緩,且明年全球地緣和關稅政策仍有挑戰,消費電子需求不明顯,不過,聯詠將有不少新產品會推出,營收會有成長貢獻。邊緣AI裝置需求明顯,換機需求應可期待。
2025-10-28 14:05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今日(10/28)發布2026年半導體產業趨勢與展望。明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在經濟好轉與AI驅動下,總產值將達7,997億美元,年增率達9.9%,逼近一成。工研院並預估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到新台幣6.5兆元,年成長率22%,這股強勁動能將延續到明年,2026年產值將正式突破7兆元大關,達7.1兆元,年成長率為10%。
2025-10-28 09:11
台股勇闖28,000點大關!27日以28,029點開出,盤中最高點來到28,196點,國泰投信分析,近20年台股數據指出,11月開始台股上漲機率達六成,平均報酬達1.42%,除了隔年1月之外,一路到隔年7月都是上漲機率與報酬率較佳的月份,整體來看台股有望持續強勁走勢,但仍不可忽略回檔風險。
2025-10-08 17:55
台灣人日常生活幾乎離不開LINE,不過官方日前公告指出,自2025年11月4日起,將終止支援13.20.0以下版本應用程式,屆時未更新的使用者將無法傳訊或通話,預估至少三類用戶將受到影響,包括使用舊款iPhone、Android低版本手機,以及未更新作業系統的裝置。
2025-10-07 16:32
蘋果iPhone手機,自從2007年上市以來,已經成為全世界手機的代表字,每年都會推出新款的iPhone,今年則推出iPhone 17系列。不過,也有不少果粉因為手上iPhone還可以使用,因此仍在觀望是否換機,就有網友發問,手上的這一款手機會是下一代釘子戶嗎?是否還能繼續撐下去?貼文一出也掀起討論,紛紛曬出自己的手機。
2025-09-23 11:42
3奈米旗艦晶片大戰開打,聯發科天璣9500旗艦晶片搶先亮相,但美系外資表示,輝達入股英特爾將帶給AI PC壓力,加上ASIC AI晶片專案延遲,考量AI PC與AI智慧手機題材推遲,以及來自美國高通格價競爭,可能會在2026年對聯發科的智慧型手機S單晶獲利帶來壓力,將評等從加碼降至中立,目標價由1800元下修至1588元。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