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10:07
「應該只是痔瘡吧?壓⼒⼤才會出⾎啦!」對許多正值事業衝刺期的青壯年來說,⾝體的警訊往往被解讀成「⼩⽑病」,能忍就忍。不料,⼀名 45 歲男⼦血便、糞便不成形⻑達半年,仍堅信只是飲食不當或檢查造成的⼩問題,直到肚⼦痛到難以忍受才就醫,結果⼤腸鏡⼀照,腫瘤幾乎塞住整條腸道,確診⼤腸癌。
2025-09-10 12:08
一所學院的教室發生排糞管爆裂事故,當時,在場的一名女學生被糞水噴濺,全身變成咖啡色,崩潰大哭。學校解釋,因為學生的眼鏡掉入管道導致阻塞。說法曝光後,惹罵推卸責任。
2025-08-29 10:58
曾演出《天之驕女》、《黃金歲月》等劇的涂晨洋曾罹患大腸癌第0期,他在《聚焦2.0》中透露在接種疫苗時因「貪小便宜」的心態做了免費糞便潛血篩檢,不料竟查出罹癌,嚇得他趕緊到醫院複診,他選擇進行「無麻醉」的大腸鏡手術,結果痛到直呼:「雷射都沒這麼痛!」
2025-08-18 10:07
鴿子多是外界對印度的第一印象,但印度大城孟買上月以鴿子糞便危害健康為由,頒布一項禁止在公共場所餵食鴿子的禁令,激怒動物愛好者和宗教飼養者,甚至絕食抗議,公共衛生與情感聯繫孰輕孰重,引發話題。
2025-07-31 17:03
衛生習慣是每一個人都要建立的好習慣,千萬不要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就有一位中國的醫師部落客近日分享,他說有一名男性病患,在小便時,發現自己「不斷尿出蟲子」,當場嚇壞,緊急就醫。醫師表示,問題可能出在內褲被蟲卵附著,導致蟲子就順著尿道入侵。
2025-07-27 14:57
千萬要小心寄生蟲!日前一名外籍男子就醫,發現噁心嘔吐、意識不清外,甚至身體不停躁動必須約束照護,醫院多項檢測後才發現男子罹患「鼠肺蟲」的廣東住血線蟲,寄生蟲甚至進入腦部危害健康。所幸男子後來逐漸康復好轉,也順利返國。不過廣東住血線蟲惡名昭彰,也曾經害死金蘭醬油第二代的一家五口,提醒民眾不能不小心。
2025-07-11 11:33
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擴大大腸癌篩檢對象為45歲至74歲民眾及40歲以上有家族史者,實施半年受檢人數突破103萬,較去年同期成長26%,其中女性佔六成、較男性多。國健署長吳昭軍今(7/11)提醒,定期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採檢簡便無痛,有助早發現、早治療,守護腸道健康、降低癌症威脅。
2025-07-03 11:59
大腸癌年輕化趨勢日益明顯,且其發生率在國人癌症中高居第二。台大醫院今(3)日公布最新社區研究結果指出,若將糞便潛血免疫檢查(FIT)篩檢年齡從50歲提前至40至49歲,可顯著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發病風險可減少約四分之一,死亡風險更可下降達四成。
2025-06-25 12:55
太腸癌在10大癌症中排名第2,引發國人重視。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在臉書指出,很多人認為每天排便就是健康,但這並非唯一標準,重要的是規律與順暢度,如果有3種狀況: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便秘伴隨腹脹、血便、體重下降;長期腹瀉,甚至解不乾淨,就應該注意。
2025-06-24 14:32
疾病管制署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中部4歲女童。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國內腸病毒疫情呈現「北升南降」趨勢,預估接下來北部地區可能出現腸病毒重症個案,提醒家長提高警覺、留意幼童健康狀況,並點出七縣市「台北、新北、基隆、宜蘭、桃園、新竹、苗栗」需要多加注意。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