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9 13:02
健保署今(3/29)早在圓山花博公園舉辦全民健保30周年慶祝曁健走活動,總統賴清德致詞時提到近年出現的「醫護荒」,他表示,今年聯考牙醫錄取分數已經高於醫師,醫師第一志願,內、外、婦、兒招不到人,因為現在都是「不同工同酬」,未來必須考慮「不同工也要不同酬」,否則做不同事情卻領一樣的給付,一些比較辛苦的科就會比較多人走。
2025-03-26 11:04
癌症一直是嚴重威脅國人健康,根據統計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死於癌症,且已連續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一位。近期,林口長庚醫院的研究團隊取得突破性成果,全球首度發現,若讓免疫細胞缺乏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可顯著提升癌症治療效果。研究團隊今(26)日召開記者會,向外界宣布這一好消息。然而,醫師提醒,禁食並無法產生這項研究的效果,也無法僅依賴飲食使天門冬醯胺缺乏。
2025-03-23 16:39
中國微博熱搜排行榜,「河南家族9人罹癌8人離世」成為熱門話題,根據報導,河南有一名男子罹患肺癌,醫院調查後,發現男子爺爺、父親、叔叔、弟弟等人都有癌症,整個家族共有9人罹癌、8人已過世;醫院檢查後發現,該男子家族有一個罕見的基因突變,恐就是造成全家都逃不過癌症的主因。
2025-03-19 15:22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每天約有8名女性因乳癌喪命。在所有乳癌分類中,HER2陽性乳癌的惡性度最高。自今年2月起,健保署開始給付新一代ADC藥物,用於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第二線治療。健保署長石崇良也透露,健保署規劃將乳癌、肺癌和大腸直腸癌的免疫療法納入給付。
2025-03-14 11:59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也是國人十大癌症排名首位,其中肺腺癌是肺癌最常見的亞型,約佔所有肺癌病例的40%至50%,其中又有20%的癌症患者出現EGFR基因突變,雖然目前有藥物,但是部分病患吃藥一年後,癌細胞就會有抗藥性,治療效果大幅降低,國家衛生研究院今(14)日帶來曙光,發現有兩條路徑可以改善這現象,就是提高DUSP22蛋白表現,或是早期發現即時投入抑制EGFR藥物。
2025-03-12 11:11
號稱「癌王」的小細胞肺癌,是最難治療的癌症之一,患者在確診時往往已經處於晚期,且大多數已經擴散轉移,現有的藥物治療效果十分有限,平均存活率不到一年。此病症難以篩檢,並且只有兩期:侷限期和擴散期。台大醫院今(12日)舉行記者會,公布了一項重大的醫學發現,揭示小細胞肺癌的惡性原因竟是它能自主發電,並指出,抗癲癇藥物未來有望能應用於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2025-03-07 16:00
台灣自2009年將菸品健康福利捐(菸捐)調整至每包20元以來,已16年未再調漲。目前,我國菸稅與菸捐占菸價的比例僅為54%,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75%。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今(7)日表示,目前已開過專家會議,會中部分專家建議應調漲菸捐,但他強調「目前還沒決定是否調漲」。
2025-03-01 16:30
金曲歌王方大同今(3/1)傳出已於2月21日辭世,享年41歲,唱片公司並未說明是罹患何種疾病,不過他曾因「氣胸」數度住院治療。家醫科醫師洪暐傑指出,氣胸是空氣不正常跑進胸腔,壓迫肺臟讓人無法吸氣,嚴重甚至會導致死亡;氣胸的高危險群包括身材高高瘦瘦的男性、吸菸、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外傷,不可不慎。
2025-02-21 18:53
民眾過去要健康檢查部分,都需要排隊等磁振造影(MRI)或電腦斷層(CT)檢查,專家呼籲開放健檢中心開放設置電腦斷層掃描儀及磁振造影機,讓自費健檢分流。衛福部今(21)日邀請7大團體進行討論,會後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指出,目前都還在意見搜集階段,未有結論。
2025-02-21 12:45
曾演出《仙劍奇俠傳》、《琅琊榜》、《繁花》等劇的中國明星胡歌,因演技精湛且長相帥氣,圈粉無數;不料2月19日卻傳出他罹患肺癌,在北京住院治療,工作室20日晚間發出聲明闢謠,卻被質疑反應太慢,造成藝人困擾。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