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5 12:03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5)日表示,台電撥補1,000億元若未獲立法院同意,電價反映時機就在9月底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電價委員沒有支持電價「不漲」的理由。郭智輝說,台灣電價雖仍有競爭力,但已在臨界值邊緣,電價若上漲,勢將衝擊企業,加上匯率變化,這2項衝擊將影響出口企業競爭力,進而影響受雇員工福利待遇。
2025-06-25 11:02
國民黨立委張嘉郡今(25)日援引日前《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報導,該標題寫「台灣為自己製造的致命弱點:逃汰核能」;非核家園後,轉而依賴最容易被戰爭封鎖的天然氣,如同癱瘓自己的能源命脈。台灣在當年石油危機後就決定興建核一廠,如今中東再次爆發戰爭,台灣是否應藉機思考重啟核電?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核電重啟仍依3原則、2必須處理。
2025-05-16 14:48
核三廠2號機將於明(5/17)日除役,台灣將進入「無核時代」,但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核管法》,延長核電廠運轉期限,行政院長卓榮泰今(5/16)日表示,核三廠2號機明日停止發電,立法院已通過《核管法》,後續會由核安會進行專業技術的認定,再由經濟部、台電決定是否要進行重啟作業,這些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斷定核三廠能不能繼續發電使用。
2025-04-26 15:23
核三廠2號機將在5月17日除役,民眾黨近日在立法院提出重啟核三公投並逕付二讀,在藍白多數下極有可能成案;對此,環境部長彭啟明今(4/26)表示,或許立法院可以通過重啟核三公投案,但實際投票時不會一面倒,社會溝通與共識很重要。
2025-03-10 14:32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說,美國可為台灣提供液化天然氣、核能等能源,正積極與在台企業及政府討論如何滿足台灣需求,對於此舉是否讓民進黨非核家園立場鬆動,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3/10)表示,台美在能源議題合作確實會持續深化,若直接扣合「核能是唯一選項」,是比較切割式解讀。
2024-11-27 15:00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27)日表示,提升再生能源占比就是提高台灣能源自給率;至於再生能源是否長期仍由台電躉購,經濟部已檢討,指示台電將躉購進來的綠電再轉售出去,減少台電在綠電躉購的比例。
2024-08-06 16:11
前行政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今天以「核綠共存國土規劃的潛台詞」為題,分享觀點指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近來曾提到,核綠共存才能兼籌並顧,保存農業並提高能源韌性,針對糧食安全議題浮上檯面,他呼應表示,隨著時移代改,碎片化經濟來臨,如不調整思維,恐將會進退維谷。
2024-07-02 14:09
核電將在義大利強勢回歸,義大利已正式向歐盟提交「能源與氣候計畫案」,規劃在2030年實現再生能源達131GW(百萬瓩)的目標,並估計2050年將有約11%發電仰賴核能,讓義國30多年的非核政策劃下句點。
2024-07-01 16:15
核三廠1號機7月停機進入除役,國民黨多名立委提案「核能延役」相關修法,擬在下週三(7/10)排入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查,力拼當天送出。召委柯志恩今(7/1)表示,國民黨只能反映民眾及企業需求,修法只是法規更有彈性,執政黨態度才是關鍵。
2024-05-11 20:10
38年前成立的「噶瑪蘭周刊」,是當年反對六輕進駐宜蘭運動,多位參與編務者後來也成為綠營要員,創辦人兼首位發行人,前立法院長游錫堃,今與第一任主編,前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第二任總編,監委田秋堇及第二任發行人,準公共工程會主委陳金德等人在宜蘭羅東聚首。游除感念大家堅持理想,讓宜蘭成為台灣環保先驅者,對近期重啟核能的爭議,他也會秉持初衷,繼續反核。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