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 19:57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馬丁尼斯回憶與台灣的特殊緣分,表示在與中研院等機構的合作過程中,不僅看見台灣將研究轉化成產品的潛力,也發現台灣多元面貌,他形容太魯閣國家公園景緻是「美國從未見過的美景」,「你們的企業、你們的國家非常成功」。
2025-10-08 18:16
諾貝爾化學獎台灣時間今天8日下午5點45分揭曉,頒給3位學者: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北川進,澳洲墨爾本大學教授羅布森(Richard Robson),以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約旦裔教授亞基(Omar Yaghi),表彰3人的金屬有機框架(MOFs)研究「為化學創造新空間」。
2025-10-08 15:39
據南韓媒體今天(10/8)報導,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被提名人約翰.盧(John Noh),出席人士聽證會,他發言時特別提到南韓,強調南韓不僅要遏制北韓,也應該遏制中國的威脅,另外他也表示,如果未來上任,將針對中國在黃海爭議海域的行動,進行審查與回應。
2025-10-08 14:49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週三(10/8)進入第八天,一份白宮行政管理及預算局的草擬公文週二遭披露,內容稱,於政府停擺期間放無薪假的公務員,美國政府沒有義務補發薪資。過去一週來,有75萬名聯邦公務員未能領薪;若白宮決意不補發薪資,民主黨議員對撥款法案投贊成票的壓力將急遽升高。
2025-10-08 13:31
今年諾貝爾獎物理獎得主之一、英國學者克拉克週二(10/7)分享得獎喜悅時同時痛批美國川普政府刪減科研經費,將讓美國在科學領域的實力倒退,即便川普下台後10年也救不回來。
2025-10-08 11:53
國聯分區季後賽面臨出局的費城人隊內野手哈波(Bryce Harper),今天隨隊抵達道奇主場出席賽前記者會,當他被問到面對道奇第3戰的先發投手山本由伸(Yoshinobu Yamamoto)時,哈波竟說:「我不記得以前的事情了,非常抱歉。」
2025-10-08 10:02
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年由英美法3位學者共同獲得。1980年代中期,克拉克、德沃雷、馬丁尼斯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組裝一個當時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電路,結合嚴謹、想像力與務實的迴異個性,40年後共獲諾貝爾獎殊榮。
2025-10-08 08:49
美國近年聯手盟國極力限制將高階晶片製造設備賣給中國,避免中國利用西方科技製造出可用於軍事用途的先進晶片。然而美國國會議員調查發現,這些限制措施仍有許多漏洞,中國仍然合法購買了近400億美元的高階晶片製造設備。
2025-10-08 07:10
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提名人約翰.盧今年4月曾提到台灣軍隊需在改革方面做更多,他7日出席國會聽證會時表達同樣立場,並提到改革面向包括訓練及動員等。他也說,台灣面臨生存威脅,支持軍費增至GDP的10%。
2025-10-07 21:35
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位研究量子力學穿隧效應(Quantum tunneling effect)的加州大學學者共同獲得。穿隧效應是量子力學百年多前開始建立時諸多反直覺的神祕現象之一,也曾一度是進入奈米製程時,晶片製造工程師必須克服的頭痛問題。如今,新的晶片製造技術不但反過來利用了穿隧效應,這個現象更是成為當今開發量子電腦的基石。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