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7 15:23
24個國民黨區域立委與民眾黨籍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落幕,全部遭到否決。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7/27)日再度表示,民進黨的政治操弄完全違背台灣人心民意,不得人心。對此,陸委會回應,缺乏民主經驗的北京當局毫無權利對台灣的民主制度說三道四、錯誤解讀。
2025-07-27 14:41
24個國民黨區域立委與民眾黨籍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落幕,全部遭到否決。台灣勵志協會今(7/27)日舉辦選後國際座談會,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指出,台灣對親中政團的反撲雖未完全成功,但並不代表台灣民意就倒向中國。
2025-07-27 13:56
邱師儀指出,不同網路社群平台的青年民意呈現分歧,在Threads上有一群支持大罷免的青年,但是「Dcard」反綠聲浪壓倒性強大,質疑現下低薪高房價、戰爭風險漸增、利益分配不公的狀況,此次罷免結果顯示後者占優勢。他提醒,美國對台關稅可能在1個月內公布,可能衝擊台灣的產業基層勞工,必須要有更細緻的溝通論述。
2025-07-27 10:20
昨(7/26)日台灣的大罷免投票日,針對24個區域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進行罷免投票。不過,中共的干擾沒有停歇,國防部今(7/27)日公布,昨日共有14架共機艦逾越台海中線並侵擾西南空域。
2025-07-27 10:03
川普「投資換關稅」樣板成形!隨著美日關稅降至15%,印尼關稅降至19%,投顧法人分析,後續台灣稅率若高於日本15%,將削弱工具機競爭力,印尼關稅調降有利於製鞋、成衣及飲料包材。台灣如善用台積電的1650億美元投資、軍購,以及部份關稅退讓等條件,對等關稅較有望優於先前預期的25%,台股也可望正向反應,但後續232條款對半導體課稅才是觀察重點。目前投資上宜採低持股高週轉策略。
2025-07-27 00:03
大罷免投票結果昨(7/26)揭曉,24名藍委和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數不通過。對此,媒體人矢板明夫認為這場罷免有3大值得反省之處,包括同溫層太厚、過於輕敵,以及民進黨對罷團的支持不夠。
2025-07-26 23:45
大罷免結果揭曉,24名藍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不通過,被譽為「選舉之神」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認為,民進黨迄今高舉的「抗中保台」路線在這次罷免投票中遭到否定,對中國而言,局面變得非常有利。中國共產黨的對台滲透工作可能會有進一步斬獲。
2025-07-26 21:07
大罷免結果揭曉,24名藍委和新竹市長高虹安都不通過。對此結果,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前秘書長林佳瑋今(7/26)認為,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要為大罷免結果負最大責任,他長期以來以總召之姿,強硬壓迫黨內不同意見,讓民進黨走向極端政治,離創黨初期對民生議題與弱勢關懷越來越遠。
2025-07-26 21:00
第11屆立委罷免案暨新竹市第11屆市長罷免案今天(7/26)落幕,24選區的25罷免案全數遭否決,不同意票均多於同意票,且只有王鴻薇、徐巧芯、傅崐萁、葉元之、羅廷瑋、李彥秀與鄭正鈐等7個選區跨過25%的同意門檻,成績相當不理想,不但罷團高舉的反共愛台、反親中路線受到重挫,也衝擊民進黨執政,選舉結果形同為政壇投下震撼彈。
2025-07-26 19:36
歷時4小時,第11屆立委罷免案暨新竹市第11屆市長罷免案各投開票幾乎開票,24位國民黨立委與民眾黨籍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都遭否決,但有7名國民黨立委的同意罷免票超過25%門檻,仍不可忽視強勁的罷免民意。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