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 18:54
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上週曾透露以色列試圖暗殺他,在今天(7/13)公開的訪問中,他表示上月16日以色列引爆他所在建物中的會議室,同時以6枚飛彈轟炸逃生路徑,他在逃離時腿部受傷,此手法與去年以軍在黎巴嫩暗殺「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手法如出一轍。
2025-07-07 05:44
以色列上月13日對伊朗發動先發制人攻擊後,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神隱,直到上週六(7/5)阿舒拉節(Ashura)前夕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這是全球伊斯蘭什葉派最神聖的節日,紀念的先知穆罕默德之孫胡笙之死,活動常有血腥畫面,包括持刀械自傷,或家長持刀劃破孩子頭部等儀式,《紐約時報》指出哈米尼在阿舒拉節現身,有其深意。
2025-06-24 20:03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6/24)宣佈以色列和伊朗停火協議生效,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指,本月13日起打擊伊朗行動的所有目標已實現,接受停火。不過以國評論員痛斥此說法「荒謬可笑」,指停火是因伊朗造成的傷害愈來愈大及來自川普壓力;反對派議員、前防長李柏曼也質疑,伊朗未無條件投降也未讓步,停火「留下受傷的獅子」更加危險,預測很快會戰火再起。
2025-06-23 01:17
美國總統川普21日(台灣時間週日6/22)下令美軍打擊伊朗核設施,伊朗矢言報復,最顯而易見的報復手段是攻擊區域駐紮美軍,或者封鎖荷姆茲海峽,不過伊朗不能輕舉妄動,因為這兩條路可能都代價高昂,到頭來自己恐傷得更重,這也讓伊朗在必須回應美國攻擊的同時,陷入沒有好選項的「選擇困難」。
2025-06-22 17:14
美國總統川普21日(台灣時間6/22)下令打擊伊朗核設施後表示,「伊朗的關鍵核濃縮設施已被徹底摧毀」,不過專家警告,美國此舉恐怕「或多或少意味伊朗將在10年內擁有核武」,另有美國務院前官員警告,勿低估「波斯人的驕傲」,伊朗受此大辱必反擊,美軍轟炸並非一勞永逸,而是情勢長期升級開始。
2025-06-22 01:50
以色列本月13日對伊朗實施「先發制人」攻擊,雙方互射飛彈,美國總統川普上週四(6/19)表示將於2週內決定是否對伊朗發動攻擊,不過美國媒體指出21日數架美軍B-2轟炸機正從美國本土向西,可能飛越太平洋,B-2轟炸機可搭載重達3萬磅(約1萬3608公斤)的「巨型鑽地彈」,可擊穿伊朗位於地下的福爾多核子設施(Fordow)而設計。
2025-06-20 07:31
白宮19日宣布,美國總統川普已表示,將在未來兩週內決定是否對伊朗發動攻擊。川普表示,他希望先窮盡所有外交手段,再決定美國是否採取軍事行動。
2025-06-18 07:58
「第一擊」在台灣引討論,也成美國國會議題。陸戰隊17日向參議員說明,美中對抗下中國第一擊將鎖定基礎建設,且武器交戰區不限第一島鏈。台灣第一擊困境方面,學者郭泓均認為烏克蘭在俄軍壓境下未先發制人的做法值得討論。
2025-06-17 12:35
以色列自當地時間13日凌晨起對伊朗展開大規模空襲,宣稱目標是摧毀當地的核設施與軍事設施,伊朗則在當晚展開報復性反擊。雙方衝突至今天(6/17)已進入第5天,兩國領導人均矢言升高攻勢,無視國際間要求緩和情勢的呼聲。各方擔憂衝突擴大,美國可能被迫捲入。
2025-06-17 08:34
以色列與伊朗交火衝突未止,路透社週一(6/16)透露,法國、英國、德國等歐洲3國外長罕見與伊朗外長阿拉奇(Abbas Araghchi)通話,呼籲伊朗重啟與美國的核談判,避免與以色列的衝突升級。阿拉奇強調,德黑蘭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對抗以色列。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