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 19:57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馬丁尼斯回憶與台灣的特殊緣分,表示在與中研院等機構的合作過程中,不僅看見台灣將研究轉化成產品的潛力,也發現台灣多元面貌,他形容太魯閣國家公園景緻是「美國從未見過的美景」,「你們的企業、你們的國家非常成功」。
2025-10-08 13:31
今年諾貝爾獎物理獎得主之一、英國學者克拉克週二(10/7)分享得獎喜悅時同時痛批美國川普政府刪減科研經費,將讓美國在科學領域的實力倒退,即便川普下台後10年也救不回來。
2025-10-08 10:02
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年由英美法3位學者共同獲得。1980年代中期,克拉克、德沃雷、馬丁尼斯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組裝一個當時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電路,結合嚴謹、想像力與務實的迴異個性,40年後共獲諾貝爾獎殊榮。
2025-10-07 21:35
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位研究量子力學穿隧效應(Quantum tunneling effect)的加州大學學者共同獲得。穿隧效應是量子力學百年多前開始建立時諸多反直覺的神祕現象之一,也曾一度是進入奈米製程時,晶片製造工程師必須克服的頭痛問題。如今,新的晶片製造技術不但反過來利用了穿隧效應,這個現象更是成為當今開發量子電腦的基石。
2025-10-07 18:33
2025年諾貝爾獎的物理學獎項頒發給三位美國加州大學學者,表彰他們對於量子力學的研究。雖然得獎者出身自英美法三國,美國這個科學研究大國還是再度「全包」獲獎學者的關鍵研究,他們的關鍵貢獻也為今日最先進晶片的進展鋪路。
2025-10-02 10:14
星宇航空今(10/2)日宣布,台北-馬尼拉航線將於12月16日正式恢復飛航,並於即日起全面開賣。未來星宇航空馬尼拉航線,將以A321neo客機飛航,提供台北-馬尼拉每日一班早去午回的服務。
2025-09-30 15:50
紐西蘭執法機關向美聯社透露,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巴特爾7月訪問紐西蘭期間,曾向該國警方及情治高層贈送3D列印的塑膠仿製手槍,有改造使用的可能,根據當地法規屬非法持有物品,必須予以銷毀。
2025-09-29 17:11
日本自民黨週六(10/4)將選出新黨魁,可能成為下一屆首相,目前領跑的高市早苗、小泉進次郎在移民問題上都採強硬立場。日本近年排外情緒高漲,鄰近東京的川口市、蕨市成爭議焦點,2地有大量庫德族人,蕨市被戲稱為「蕨斯坦」,仇恨言論猖獗,到日本10餘年的庫德人阿里說,兒子在校被排擠、在公園遭攻擊,而過去友善的鄰居現不與他打招呼。
2025-09-24 09:48
台灣羽球天后戴資穎去年開刀治療膝蓋,至今已將近一年未參賽,隨著香港賽積分到期,上週她的世界排名積分正式歸零。英國知名球評「克媽」克拉克(Gill Clark)在社群平台撰文致敬,除了稱讚小戴的藝術性與優雅,更直言戴資穎是她看過史上最佳的女子單打選手。
2025-09-23 06:33
聯合國大會正在紐約進行,各國重要領袖與元首齊聚,而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舉辦的「紐約氣候行動週(Climate Week NYC)」也同步展開,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一場高階官員座談直指,再生能源是最安全的自產能源。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