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6 09:55
針對近日有媒體報導「美國對台灣課徵32%關稅還不夠,美商務部長揚言要奪回晶片製造業」,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昨(4/5)日晚間指出,根據美國財經媒體 CNBC 對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的完整專訪中,美方並未使用「奪回」晶片製造業等激烈措辭,也未曾提及「32%關稅不夠」,相關說法與用詞多為媒體自行錯誤引述,與事實不符;實際上,訪談內容聚焦於製造業「回流」(reshoring)政策的推進,以及此舉對美國國內經濟與就業的潛在助益。
2025-03-04 13:25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日(3/4)宣布將在美國擴大投資1000億美元,項目包括興建三座新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一間主要研發團隊中心。半導體產業專家指出,可預見台積電海外廠未來將以美國市場為重,而其他如德國、日本廠則依先前規劃,至於遲遲未宣布設立的熊本3廠計畫,也可能會因此遞延。
2025-01-07 16:33
潛艦國造預算因朝野緊張關係而爭吵不休,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造船學會)發布近1700字的新聞稿,表示千人造艦不容易,潛艦自製能力正建立中,別輕言中斷放棄,「潛艦國造是必要走的路」,盼望透過潛艦國造量產策略,佈局下一個世代的水下科技產業。
2024-12-02 18:24
三陽工業控訴車輛國產化政策上路倉促,無配套措施已侵害車廠利益,並宣布自12月起退出車輛公會。車輛公會今(2)日回應表示,會員車廠意見都有反映給產發署,也爭取緩衝期,惟產發署考量後,未能予以同意。
2024-11-21 17:11
中華車今天表示,MG HS 1.5T車型自製率已超過20%,後續仍須查核驗證,具體時程視各項準備工作與審核而定,未來MG新車型導入會按照政府在地化政策,不過成本的確有變化,如何反映成本,中華車持續研擬中。
2024-07-17 11:50
台灣企業新全球化時代來臨!川普2.0恐讓地緣貿易戰加劇,台達電董事長鄭平表示,區域化轉變將更為明顯,但在地化硬體架起來後,軟體如何同時累積就是生產痛點,台達電因此打造了分散式製造的重要秘密武器「Line manager」,成功建立在地化的生產系統大腦,應用智能設備和知識模組,達成遠端調控互動。
2024-07-01 14:38
東元印度分公司TEMICO今天(7/1)宣布,成功獲得印度主要電動車製造商訂單,將提供5000台9米及12米電動巴士直驅動力系統和50,000台輕型商用車動力系統,這份為期三年的合約,計劃從2025年第一季度開始量產交付。
2023-11-28 14:22
最近歐美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有降溫跡象,但當前高利率環境仍壓抑整體企業與消費者支出,加上中國房市泡沫化抑制了電視採購需求。此外,今年電視面板價格大漲,使得TV品牌縮減行銷規模,導致2023年電視出貨量下滑至1.97億台,年減2.1%。
2023-10-09 07:10
根據Gartner研調顯示,2023年全球車用半導體市場規模將上看769億美元,比2022年成長了13.8%,未來年複合成長率逾11%,成為半導體市場需求成長最快的類別,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可達1,450億美元。主要成長動力來自於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車用高效能運算、純電動車(BEV)、油電混合車(HEV)等需求。
2023-10-03 07:04
國防部軍備副部長徐衍璞2日表示,希望美方協助台灣能有部分武器全壽期自給自足能力,加速軍售裝備遞交速度,並整合美台國防產業供應鏈,以強化台灣國防自主與韌性。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