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5 13:31
中國14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24日表決通過,將10月25日設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並舉行相關活動。時代力量認為,1945年10月25日是中華民國代表同盟國接受日本投降的紀念日,當時中國共產黨尚未建國,對日抗戰中也沒有直接貢獻,「光復」與中共毫無關聯,此舉只是再度試圖掠奪台灣的歷史。
2025-10-19 11:27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昨天(10/18)在北京過世,享嵩壽103歲,與他相差54歲的妻子翁帆,今天在《光明日報》撰文悼亡夫,翻譯了一首楊振寧接近90歲時寫的英文詩,也表示「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並說「我相信,每當夜晚我們仰望星空時,楊先生會在其中的一顆星星上面,對著我們微笑。」
2025-10-18 12:52
中國官媒新華社週六(10/18)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當天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中國社群媒體週五已流傳楊振寧的死訊,但相關人士還要求「勿以訛傳訛」。
2025-10-18 08:30
給父母孝親費是子女的義務嗎?南韓的「扶養義務者制度」認定成年子女須扶養父母,這使有子女的老者被視為有人照顧,遭排除於政府補助之外,導致2014年貧病交加母女3人因此拿不到補助,選擇一起自殺。如今隨社會變遷,不拿子女錢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南韓政府預計2027年廢除遭到外界批評的「孝親制度」。
2025-10-15 15:21
新竹黃姓女子不滿父親重男輕女,立下遺囑將名下房地產留給2名兒子,還說女兒嫁出去有夫家庇蔭、外姓人不能分財產,憤而提告。新竹地院審理,認定遺囑雖符合要件,但確實侵害女兒特留份,判黃女可取回全部遺產的十分之一。
2025-09-30 15:06
今年臺灣將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使得勞動力負擔與財務缺口逐步浮現。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今(30)委託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共同發布《2025家庭理財暨樂齡金融白皮書》,揭示民眾財務準備不足、家庭照顧責任過於集中,以及晚年生活挑戰增加三大隱憂,並提出「存、補、護、留」四大解方,協助家庭打造完整的財務防護網。
2025-09-28 08:44
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張俊雄昨(27日)辭世,享壽87歲,各界紛紛表達悼念,其兒子張志弘也透露父親最後一刻的模樣。
2025-09-15 14:59
近期一名外國網友在論壇詢問,「去台灣旅遊絕對要避開哪些景點?」,引起討論,被點名的包括墾丁、九份、野柳等,其中最多人提及的是台中彩虹眷村,指出它範圍小、離市區遠,直言「待了5分鐘就離開」。
2025-09-12 10:50
根據研究發現,多達45%的失智症病例可透過控制14項可改變因子來預防或延緩,中年期的肥胖與三高是最需關注的風險因子。國衛院高齡研究中心「失智研究與防治專家小組」召集人楊淵韓近日表示,肥胖與糖尿病不僅是多種慢性病與癌症的根源,更是隱形的失智推手。
2025-08-19 13:00
據南韓媒體今天(8/19)報導,首爾的瑞草區一戶豪門發生人倫慘劇,9旬老母分配家產,將3間價值各約2億元台幣以上的大樓,分給3個兒子,由於小兒子平時較關心老母,多分配一點家產給小兒子,不料大兒子與二兒子知道後心生不滿,與老母多次爭吵。檢方表示,最終兩位兄長將母親毆打致死,驗屍結果也顯示,老婦人身上多根肋骨斷裂,不太可能是自殘。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