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6 09:00
倫敦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大都會,同時也是1.5萬隻赤狐(Red fox)的家,曾是搖滾樂手的威廉斯熱愛狐狸,他說童話或傳說中的狐狸會咬嬰兒、吃貓,甚至媚惑有婦之夫私奔,這類奸詐狡猾負面形象根深蒂固,導致人們對狐狸並不友善,他1970年代開始鼓吹停止獵狐捕狐,1991年創立「狐狸計畫」救援倫敦遇上麻煩的狐狸,去年就救援了超過1400隻狐狸。
2025-07-04 14:01
被稱為「神秘鯨」的朗氏喙鯨,是全球最神秘的鯨種之一,在台灣從未有海上群體觀測紀錄,不過環保團體7月2日在花蓮外海驚喜發現超過30頭朗氏喙鯨在海中悠游,牠們展現了豐富的社交行為,包括半身擊浪、身體磨蹭等,還出現疑似交配動作,環團也錄下了珍貴的聲音資料,為台灣鯨豚紀錄寫下重要的一頁。
2025-06-28 09:00
英國切斯特動物園本月宣布,園中首度孵化4隻非洲硬尾鴨,牠們現在是不起眼的褐色雛鳥,不過長大後的公鴨的喙會變成神秘藍色。非洲硬尾鴨曾遍布非洲大陸,不過最新調查,肯亞只剩下14隻、坦尚尼亞不到100隻。
2025-06-07 07:50
今年4月11日,經濟部正式核定「經濟部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專案辦公室」主任一職,由政大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杜文苓出任;隨後,辦公室於新板特區的台電新民多功能大樓9樓低調揭牌,沒有儀式、沒有剪綵,更沒有首長觀禮;近2個月來,面紗從未揭開,外界不免好奇,這個神秘又低調的辦公室在做什麼?
2025-05-21 17:11
財政部國產署今(21)日表示,各關經管國有公用財產已依公用用途或事業目的使用,得依規定辦理活化收益,國產署鼓勵在不影響公用用途下辦理國有公用財產活化,創造國產附加價值,去年已替國庫創造收益達456億元,收入將挹注國庫,用於推動各項國家建設。
2025-05-16 21:28
台灣黑熊數量正穩定上升,活動範圍也逐漸下探,有時會出現在淺山甚至是平地。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16)日公布監測數據指出,無論是中高海拔或低海拔地區,黑熊發現紀錄均呈現明顯增長趨勢,族群「不再只是山林的憨萌象徵」,而是逐步接近人類生活圈的壯碩生靈。林保署提醒,黑熊保育工作進入新階段,最重要課題是「人熊和平共處」。
2025-05-15 18:34
總統賴清德與行政院長卓榮泰領導的內閣團隊即將上任一週年,內政部今(5/15)天下午舉辦「向國人報告一內政部的每一天」記者會,由部長劉世芳、國土管理署、移民署、警政署等報告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及未來願景。談到過去一年最大的挑戰,劉世芳坦言,最大的挑戰就是預算不足,因為突如其來的凍刪,讓很多基層優秀公務員感到非常沮喪,但她都會安慰同仁,面對挑戰跟壓力的時候,「可以唉聲嘆氣,但是不要氣餒。」
2025-05-14 13:26
位於澄清湖水源保護區旁的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預定場址,近期大規模清除山坡地次森林與複層植被,引發民團反彈。森林城市協會指出,此舉造成土壤裸露、水土保持功能下降,並威脅百餘種野生動物棲地,並提出五項訴求,盼重建生態監督與對話機制,對此,高市府工務局強調,清理作業是為整理枯木,並無濫砍。
2025-05-11 08:30
位於太平洋、無人居住的「強斯頓環礁 」是150萬隻海鳥的天堂,不過近來被美國太空軍看上,可能作為SpaceX火箭點對點貨櫃運送服務的測試據點,而此種運送服務部分原因竟是為因應中國可能入侵、封鎖台灣;對此專家批評此種運送現實中難以執行,且該計畫恐迫使許多海鳥棄巢而去不復返。
2025-05-09 16:14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與萬海航運今(9日)於墾丁國家公園關山地區舉辦「萬海造樹海─植樹活動」共同種下200株原生樹種,藉此解決當地因大量外來種銀合歡入侵,嚴重壓縮原生植被與生物多樣性的危機,期藉由公私協力有效抑制銀合歡蔓延,為恢復墾丁國家公園生態多樣性奠定基礎,為南台灣生態復育再添新生命。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