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19:23
台灣醫療水準世界有目共睹,但在「可避免死亡率」的進步上,成績卻還不夠亮眼。健康台灣副召集人陳志鴻今(27)日指出,過去十年,台灣在降低可避免死亡人數上雖有進步,但幅度明顯輸給日本、韓國,「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2025-04-19 13:40
因應近期接連發生住宅火災意外,造成民眾傷亡與重大財損,內政部宣布自今年起,擴大集合住宅公共安全檢查的申報範圍,除原本8樓以上未滿16樓的集合住宅需每3年申報1次公安檢查外,6至7樓建築也納入規範,改為每4年申報1次。未依規定辦理者,最高可處30萬元罰鍰,並得連續處罰。
2025-04-18 12:35
新冠病毒持續變異,疫苗保護力會隨時間遞減,民眾不可掉以輕心,國外數據更顯示65歲以上長者染疫後的死亡風險是年輕人的97倍。疾管署提醒,距離第一劑JN.1疫苗接種滿6個月者,應儘速接種第二劑,以提升對新變異株的保護力。統計至6月底前,全台預估有近80萬人符合第二劑接種資格。
2025-04-15 13:20
56歲資深女星馬妞近年飽受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及乾燥症等多種自體免疫疾病所苦,日前她自曝曾經咳嗽咳到無法入睡,就醫檢查才發現肺部出現纖維化現象,健康狀況再度亮紅燈。醫師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是罹患肺纖維化的高風險族群,需特別留意肺部健康。然而,由於多數人警覺性偏低,導致病情急遽惡化進而致命,更成為自體免疫疾病族群的主要死因之一。
2025-04-08 14:51
疾病管制署今(8)日宣布,從今日起開始接種新冠JN.1疫苗第二劑。根據最新數據,國內新冠急診就診人次上週為1714人次,較前一週下降了13%,目前處於低點。儘管如此,疾管署仍提醒,國內新冠併發症及死亡個案中,超過96%的患者未接種JN.1疫苗,且以65歲以上長者為主。
2025-03-25 15:48
疾管署今(25)日公布國內今年第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至今已累計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2例不幸死亡,皆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今日出席疾管署記者會時指出,不排除今年可能會出現大流行,家長需提高警覺。
2025-03-19 16:14
肝癌及肝內膽管癌長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許多患者在診斷時已處於中晚期,過去的治療選擇有限,且存活率低。為改善治療情況,健保署自今年2月1日起,晚期膽道癌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及晚期肝癌雙免疫治療,共同納入一線健保給。健保署長石崇良今(19)日表示,這2項擴大適應症受惠人數約每年各約800人,每名患者每年可節省約新台幣200萬元的藥費,推估給付一年約16億元。
2025-03-11 15:56
疾管署今(11)日表示,上週新增的9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中,有7例未接種JN.1疫苗。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其中一名居住在中部的40多歲女性,雖在三年前接種過疫苗,但今年3月上旬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併發重症後,至今已住院治療一週,尚未出院。
2025-03-04 15:13
近期冷氣團又來襲,溫度驟降甚至出現低溫,疾管署今(4)日指出,上週新增5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5例死亡,本季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507例;一名六旬男性,本身患有中風、高血壓、肝硬化病史,但沒有接種疫苗,而在染上新冠後,住院一個多月後於2月底過世。
2025-03-04 11:43
近日,華語樂壇知名歌手方大同不幸病逝,這一消息一經傳出,震驚了無數歌迷。網上更有傳聞指出,方大同疑似罹患重度肺部纖維化,儘管其經紀公司未對此消息作出證實,但醫師提醒,肺纖維化的成因多種多樣,若未能及時獲得妥善治療,肺功能惡化的速度可能像失速列車般迅速,並指肺纖維化是不可逆的,一旦發生急性惡化,死亡率甚至可能高達50%以上。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