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 07:40
大罷免投票日逼近,藍委放低姿態罷免添柴火,罷團尋求突破盼熱度再升溫。雖然「反共」為大罷免的主旋律,卻在論述上門檻高、溝通成本大,對罷團爭取票源助益不大。罷團坦言,反共要很長的論述 ,亦有成員認為「反共的TA(目標群眾)就是綠的」,若罷免僅能催出藍綠基本盤,在藍營優勢選區反而吃虧。與其高舉抽象的反共大旗,不如貼近庶民生活找痛點,中間選民才會買單。
2025-07-13 03:36
距首梯大罷免藍委投票日僅剩13天,藍營總動員要催投票率。國民黨黨務人士表示,最後階段就是陸空併行,目標各罷免選區投票率至少能逾五成,甚至衝到55%以上,這樣每一席遭提案罷免藍委,就可望全數過關、否決罷免。
2025-07-12 15:23
大罷免投票倒數兩週,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7/12)在台北市松山區舉辦「反惡罷後援會」成立大會,台北市長蔣萬安親自出席力挺,呼籲支持者務必出來投票,他看到客觀民調顯示王鴻薇其實很危險,因為支持者雖然多,但投票比例低,對比民進黨支持者高達9成都會出來投,所以每一票都很關鍵。
2025-07-11 17:18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因涉助理費與政治獻金案遭起訴,牽動高雄市長初選,外傳支持者勸她退黨參選,對此,林岱樺競辦總幹事李嘉俊今(7/11)受訪表示,林岱樺受黨栽培,目前沒有退黨理由,「在公平機制下參加初選,就必須照黨的機制走」,但也留下一句「除非初選不公」。
2025-07-10 10:50
大罷免首波投票將於7/26登場,國民黨北市港湖區立委李彥秀今(7/10)一早前往內湖區東湖路與康寧路口宣傳反罷免,台北市長蔣萬安現身力挺,還穿著自製「我不同意」白色T恤,呼籲民眾「蓋字多的」,對於市長蔣萬安上班時間站台,遭質疑違反「行政中立」,李彥秀則說,市長平日輔選「一定有請假」。
2025-07-09 17:27
立法院今天(7/09)下午審查大法官並為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期許蘇素娥成為台灣首位女性司法院副院長。吳思瑤也問蘇素娥,是否譴責政治人物鼓動民粹去包圍司法機關?蘇素娥表示,應該給司法獨立審判的空間。另外,針對網友張貼檢察官的照片並揚言要「命債命還」,蘇素娥說,司法院是大家最堅強後盾,會捍衛審判獨立。
2025-07-08 17:42
日本首相石破茂今年2月首次會見美國總統川普時,為了安撫這位奉行保護主義的美國總統長期以來對東京貿易問題的不滿,他提出了向美國投資1兆美元的計畫。這項計畫似乎奏效了。川普對此承諾大加讚賞,當時他表示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絕不會有任何問題」,並提及兩國之間「非凡的關係」。
2025-07-08 11:16
針對藍營內部議論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率黨籍台北市議員站台北市5藍委反罷,評估黃國昌2026年不排除從新北市、新竹市長轉向思索台北市長選舉,台北市長蔣萬安今(8日)出席北市工程活動僅笑著回「謝謝」,並未正面回應。被視為藍軍2026新北市長黑馬的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也與蔣同框出席活動。
2025-07-08 06:33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日前率黨籍台北市議員站台5位國民黨台北市立委反罷免。《太報》獨家掌握,藍營內部掀起議論,認為黃國昌2026年不排除從新北市、新竹市長轉向思索台北市長選舉,若鎖定台北市長蔣萬安為「合作」目標,製造藍綠白「三腳督」壓力,將獲取更多政治籌碼。不過蔣萬安友人不看好,指黃硬闖北市恐「宋楚瑜化」,瞄準新竹市接棒高虹安才可能落袋為安。
2025-07-07 17:23
政局波盪起伏,歷經立法院大亂鬥、中配亞亞武統言論、川普關稅等挑戰,全台7月即將面臨今年第一場大罷免選舉,牽動國會後續動態。日本知名政治評論家小笠原欣幸今(7/7)推估,民進黨最好成功罷免10席以上,才有機會贏得6場補選讓國會過半,「否則就是非常嚴重的挫敗,」而對民眾黨支持藍營也是看中這一點,畢竟綠營過半,會讓黨內八席立委價值將大大降低。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