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 09:32
10天9夜國軍漢光41號演習14日已來到第6天,各部隊進入第二階段,開始模擬敵軍登陸後的應戰。凌晨1時許,負責總統府與中樞戍衛的北市憲兵部隊首次運用捷運系統進行地下機動,北捷特地開列一班「運兵專列」,協助官兵從板南線善導寺站移動到龍山寺。而數百名操演官兵紅隼火箭彈、刺針防空飛彈、T91步槍、40公釐榴彈等,尤其在烏俄戰爭中受人注目的肩射刺針防空飛彈,在此次演習中也成亮點,補強近程防空能力。
2025-07-12 07:20
由美國新創軍事科技公司「護盾」(Shield AI)研發的的V-BAT無人機,由於可垂直起降,並有強大抗電子干擾能力,已獲美軍採用,賦予正式型號MQ-35A,並軍援烏克蘭實戰驗證,可有效抵抗強烈電子干擾, V-BAT無人機外型緊緻,不佔空間,能從艦艇甲板起飛,除了目前的偵蒐型之外,更能加裝小型炸彈,能夠癱瘓敵方艦艇的雷達、光電設備,使對方失去作戰能力。
2025-06-29 06:45
過去30年積累的美元霸權在關稅、中東戰火劇烈下逐步鬆動,「去美元化」成為當今國際投資人多元布局首要。外資預期,美元走弱趨勢將讓回報率低,建議持有美元部位的投資人,分散歐元,新幣,瑞士法郎, 澳幣。此外,今年3月底以來,全球央行就拋售了48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同時繼續購買黃金,地緣政治風險和潛在貿易衝突,是新興經濟體央行轉向黃金的速度比已開發經濟體央行快得多的主要原因。
2025-06-26 15:17
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昨天在桃園進行第二講「團結」,過程中提到要用民主淬鍊出國家團結力量,透過一次又一次選舉、罷免,像是打鐵鑄劍一般,百煉成鋼、打掉雜質,被中國國台辦、國民黨、民眾黨大聲批評。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今(6/26)天在臉書發文,指出「雜質」並非指涉某個特定政黨、人物,而是在民主學習階段裡,出現的不當現象與不適任者,這未必是反對黨的人,也可能是執政黨的。如果不是雜質,就沒必要對號入座,心裡面沒有鬼,晚上就不會做惡夢。
2025-06-22 18:01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6/22)宣布美軍已轟炸伊朗,川普強調,美軍摧毀了伊朗的核濃縮能力,伊朗現在必須走向和平,否則將面對更猛烈的攻擊。對此,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發文表示,美國確定介入中東,並與以色列聯手摧毀伊朗三個主要核子設施,代表美國十分看重跟以色列的關係,川普政府的視角來看,以色列的問題就是美國的問題。
2025-05-28 14:12
各界矚目由中科院舉辦的無人艇「比武」,終於確定在6月17日於宜蘭蘇澳近海登場,連續2天的靜態與動態展示,共有國內外12家廠商參展,不過,由於時程的關係,只有4家國內廠商的無人艇參與海上的動態性能展示,而中科院自身的科研無人艇「快奇專案」並未參加,計畫主持人中科院系統發展中心孫春青表示,「快奇專案」的「水面無人載具」本身必須在年底結案,性能諸元不適合先行公佈,但如果進度順利的話,下半年將有機會對外公開。
2025-05-07 15:19
針對行政院提出因應當前國際情勢挑戰4100億特別條例,藍白兩黨各自提出對案刪除國土安全韌性1500億預算及撥補台電1000億,國民黨更提出普發現金1萬元,民眾黨則提出普發現金6000元。對此,民進黨發言人吳崢、韓瑩今(5/7)天召開「藍白棄產業不顧經濟 刪台電撥補只會撒幣」記者會,指出政府撥補台電1000億,確保供電穩定與電價平穩才是關鍵,也獲產業界支持,藍白刪除台電撥補無助台灣產業面對變局,並強調台美關稅談判並無涉及匯率議題,在野黨不應傳遞錯誤訊息製造匯率市場波動。
2025-03-28 17:45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今(3/28)日開會決定上半年不調整電價,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由於電價攸關核心物價指數,在目前國際經貿情勢可能引發原物料波動的狀況下,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持續維持物價平穩,也請立院儘速通過2024年追加預算撥補台電1,000億元,以紓緩台電的壓力、穩健台電底財務體質。
2025-03-15 17:25
總統府資政、前駐日大使謝長廷今(3/15)舉行《駐日8年台日友好記事簿:謝長廷「善的循環」再續》新書發表會。除首度曝光駐日期間的珍貴照片,也分享他的8年所見所聞,含某些在任內不宜講述的片段。謝長廷談及,駐日大使是他任職最久的一項公職,連同留學時代算起,在日本生活達13年,是非常特殊、深刻的緣分。他坦言,那時要離開台灣,內心有些不安,派系那時宣布解散了,他形容自己的心情像是「孤雁獨飛」。
2025-03-04 21:05
美國商會烏克蘭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Ukraine)會長安迪·亨德(Andy Hunder)受邀出席「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全社會韌性建立、整備與應變研習營」,會後接受媒體訪談,面對台灣在野黨大砍國防預算支出,Andy Hunder也特別提到,烏克蘭戰爭前,很多烏克蘭的政治人物過去認為預算應該花在基礎建設跟道路上,而不是國防,「今天看起來這些人是否還是覺得正確的?」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