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11:41
全台診所家數創新高!房仲業者根據衛福部「113年醫事機構服務量統計年報」統計,全台非公立診所家數,於2011年正式突破2萬間,並逐年成長,至2024年底已增加至2萬3394家,為20年來最高峰。另觀察,六都截至去年底非公立診所家數,相較五年前同步成長,其中,桃園市2024年底,非公立診所家數為1808家,雖非六都最多,但診所越開越多,家數成長率突破1成,位居六都榜首。
2025-09-07 15:03
農曆七月總是伴隨許多民間傳說,就連警方也常遇到不可解釋的神秘現象!就有一名退休警察所長楊文誥,45年前在宜蘭服務時,曾經目睹一輛轎車墜入海中,他勇跳入海中將車內4人全數救出,但自此就雙腳發黑,甚至遍訪全台名醫都束手無策,直到近期至台南一處廟宇請示,乩童就直言「當初是你擋了抓交替」的因果病,也讓警察當年的英勇事蹟,增添詭異的氣氛,成為都市傳說。
2025-09-05 22:23
許多旅客搭飛機時喜歡選擇靠窗座位,不僅能欣賞雲海美景,還能靠著休息,然而,國外有空服員卻示警,坐在靠窗座位可能會導致皮膚暴露在紫外線之下,有罹癌風險。對此,皮膚科醫師和部分研究證實,在高空長時間緊鄰窗戶,其實隱藏著紫外線過量的風險,長期可能導致皮膚老化甚至皮膚癌。
2025-08-24 07:00
一名43歲女性在右腹股溝處發現突出一顆吊鐘狀小腫塊,原先不以為意,後來因局部腫痛而就醫。檢查發現竟是「贅生皮」,因為經常摩擦導致皮膚破損,進而傷口發炎,後來經治療後痊癒。醫師指出,贅生皮是一種常見的良性皮膚增生,但有時會因為發生部位容易摩擦、擠壓,導致皮膚破損而出現紅腫、感染甚至壞死的情況。
2025-08-20 18:01
台灣被認為是科技島,相較理科生,文科生是否出路越來越窄?「前途」與「錢途」都無法比得上理科生?就有一名皮膚科醫師分享高中母校的高一分班,她說母校高一班級數維持18班,但文組僅剩2.5班(後來更正為4班),其餘多為理組,更感嘆25年前就讀時,文組多達10班以上,也大嘆「時代真的變了」。
2025-08-07 17:40
37歲小穎先生從青春期開始,跟哥哥、姐姐一樣,身上反覆長出痘痘並流膿,家人一直以為只是青春痘或粉瘤,拖了20多年才確診為家族性化膿性汗腺炎。發作時疼痛如針刺、一天最多10處爆膿,讓他只敢穿黑衣、用黑坐墊,甚至在面試中忍痛不敢動。前後歷經超過10次手術後,終於在醫師建議下使用生物製劑,病灶大幅減少、幾乎無痛,他感嘆:「這種病不是忍一忍就會好,找到正確治療,才能重獲新生。」
2025-08-05 16:03
梅毒、淋病等性病感染近年明顯增加。亞東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楊家瑞近日就收治一名30歲男性患者,長期透過網路尋求一夜情刺激,但個人衛生極差,排尿後習慣直接用手揉眼。直到出現排尿疼痛、眼部分泌物大量流出才就醫,確診為「淋病合併淋病性結膜炎」;還有一名年輕女性頭痛、掉髮慘住院,才知道男友在外偷吃惹禍上身,害慘女友染「梅毒上腦」。
2025-07-06 14:19
中國「高考」6月結束後準大學新鮮人忙什麼?廣東共青團昨天(7/5)發文指出,這幾年考季後湧現醫美熱潮,高中畢業生趁暑假「改頭換面」迎接大學生活,雙眼皮和瘦臉針尤受歡迎,甚至有家長催孩子整形,以獲取外貌優勢。中國衛健委上週五(7/4)也提及高考後的醫美熱,示警微整形狀雖風險小,但絕非零風險,一旦出錯恐導致嚴重後果。
2025-06-28 21:08
第36屆金曲獎今晚(6/28)在台北小巨蛋登場,第一個頒發的獎項「最佳新人獎」由someshiit山姆以《愚公》拿下,他一頭俐落的平頭成為現場關注焦點,且頭上還有一道約5公分的疤痕,原來是曾得到致癌腫瘤,開刀切除所留下。
2025-06-27 14:21
《太報》在5月探究偏鄉醫療問題,尤其面對醫護人力短缺的困境。儘管健保針對遠距會診有給付,但會診科別仍然受到限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健保署決定取消科別限制。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7日)表示,未來所有科別都可以進行遠距會診,都納入健保給付,只要當地專科醫師數量需少於三位,便可啟動遠距會診機制,避免當地專科醫師的資源遭到排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