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13:33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未來看病將不再只是「對症下藥」,而是根據每個人的基因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基盟生技今(25)日宣布攜手成立「臺灣全基因體定序聯盟」,結合多家醫院與專業團隊,希望讓基因檢測走入臨床,幫助更多人精準診斷、精準用藥。健保署也透露,自去年起,基因檢測(NGS)已納入健保給付,今年將建立一套全國統一的標準化報告格式,讓醫療資訊更透明、更好用。
2025-04-24 17:27
健保署今(24)日宣布好消息,將擴大免疫療法給付範圍,新增「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及「早期三陰性乳癌」三種癌症治療適應症,預計最快於今年6月實施,預估將嘉惠約3400名癌症病友,將以癌症暫時性支付專款挹注免疫療法年藥費約32.95億元。
2025-04-23 17:38
國民黨罷免綠委遭控幽靈連署被檢調搜索調查,引發藍營不滿,黨主席朱立倫號召支持者4/26上凱道遊行,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允諾響應。台中市長盧秀燕今(4/23)首度表態會出席426凱道遊行,桃園市長張善政下午受訪時回應,這並非藍營或白營的集會,而是看不下去司法體系被扭曲,「怎麼可能不去呢?」
2025-04-22 13:01
蕭彤雯2021年發現罹患肺腺癌零期,她在主持的《Yahoo健世代》透露當時透過胸腔鏡手術切除癌細胞,「我當時真的很驚訝,醫師只用1條胸管引流,開完刀用貼紙貼住傷口就結束了」。她形容傷口小、復原快,術後第3天即出院,對比過去「開大刀」印象截然不同。
2025-04-16 14:10
在AI時代,建構算力成為企業必備要件。數位發展部去年啟動AI算力池計畫,目前已有118家業者通過申請,今年5月初、8月初陸續啟動兩梯次算力申請。預計全年可提供16.3萬GPU小時,給150家業者使用,每家可獲得算力價值約15萬至150萬元台幣。
2025-04-09 18:00
「全聯先生」邱彥翔2023年酒醉失控,持鐵條砸路邊千萬麥拉倫跑車,沉寂2年。昨他接受媒體訪問,坦言被警方通知才知闖下大禍,立即向車主道歉談賠償。對於與全聯16年合作中斷,也是「完全尊重」客戶決定。
2025-03-29 13:02
健保署今(3/29)早在圓山花博公園舉辦全民健保30周年慶祝曁健走活動,總統賴清德致詞時提到近年出現的「醫護荒」,他表示,今年聯考牙醫錄取分數已經高於醫師,醫師第一志願,內、外、婦、兒招不到人,因為現在都是「不同工同酬」,未來必須考慮「不同工也要不同酬」,否則做不同事情卻領一樣的給付,一些比較辛苦的科就會比較多人走。
2025-03-26 11:04
癌症一直是嚴重威脅國人健康,根據統計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死於癌症,且已連續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一位。近期,林口長庚醫院的研究團隊取得突破性成果,全球首度發現,若讓免疫細胞缺乏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可顯著提升癌症治療效果。研究團隊今(26)日召開記者會,向外界宣布這一好消息。然而,醫師提醒,禁食並無法產生這項研究的效果,也無法僅依賴飲食使天門冬醯胺缺乏。
2025-03-23 16:39
中國微博熱搜排行榜,「河南家族9人罹癌8人離世」成為熱門話題,根據報導,河南有一名男子罹患肺癌,醫院調查後,發現男子爺爺、父親、叔叔、弟弟等人都有癌症,整個家族共有9人罹癌、8人已過世;醫院檢查後發現,該男子家族有一個罕見的基因突變,恐就是造成全家都逃不過癌症的主因。
2025-03-19 15:22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每天約有8名女性因乳癌喪命。在所有乳癌分類中,HER2陽性乳癌的惡性度最高。自今年2月起,健保署開始給付新一代ADC藥物,用於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第二線治療。健保署長石崇良也透露,健保署規劃將乳癌、肺癌和大腸直腸癌的免疫療法納入給付。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