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2 13:50
雲林縣虎尾鎮2023年發生一件駭人聽聞的「驅魔」命案,28歲的陳家長子突然不吃不喝,被懷疑「卡到陰」,全家竟認為掏光他的口水就可恢復正常,陳父、陳弟父則將陳男壓制在神明桌前,陳母徒手「挖喉」驅邪,導致陳男窒息喪命。一審認定全家陷入妄想,依家暴傷害致死罪判陳母3年半,陳父和陳弟判兩年、緩刑5年,陳母上訴二審失敗,最高法院日前再駁回上訴。陳母確定入監。
2025-09-18 16:19
為紓解台大醫院急診壅塞壓力,提高病人「下轉診」至北市聯醫的意願,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日前表示,正研擬招募新進醫師,定期駐診聯醫,照護從台大轉院的病人。不過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今(18)日坦言,目前規模尚未定案,「搞不好都找不到人」。
2025-09-18 14:10
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上任後,提出「開放外籍護佐、高薪聘回流醫師、台大內急診醫師進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3大解方,希望能夠緩解醫護人力短缺的情形,不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科醫師姜冠宇卻在臉書發文批評「勿以台大看天下」,直言這是相當不受尊重的安排,呼籲臺大醫院和聯醫長官慎重考量,也請聯醫尊重自己的基層。
2025-09-17 13:08
2024年台灣新生兒死亡率達千分之3.8,已連續20年高於日本、韓國,每年約有600名新生兒不幸夭折,其中逾百位死於先天性疾病。然而,多項致死率極高的遺傳疾病仍未納入公費篩檢。醫師指出,早在三年前便已向國健署爭取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納入公費篩檢,但至今仍無進展。對此,國健署回應,目前仍在研議中,尚無明確時間表,一旦確定將會正式對外公告。
2025-08-22 19:42
臺大醫院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今(22)日與中信育樂合作,在台北大巨蛋舉辦「生命續行,希望開球」兒童器官移植術後同樂會,邀請接受心、肺、肝、腎移植的兒童病患及其家屬,以及醫療團隊共約60人參與。院長余忠仁表示,棒球作為國球,象徵著不斷對抗與爭取勝利的精神,就如同移植病童在與病魔抗衡、追求健康過程中的生命意志力。
2025-08-19 12:56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工作簿記載「2022/10/1、陳盈助、300、經理人邱清章」,被查出收下博弈教父陳盈助300萬元。台北地院今傳喚送錢的陳盈助左右手邱清章,邱證稱這是柯文哲卸任後的辦公室裝潢費,由於柯文哲是台大醫生,陳對台大醫院有「特殊感情」因而答應捐款;邱清章證實,柯文哲當時正在踩飛輪,他把袋子放在茶几底下後,沒幾分鐘就離開,柯只說聲「謝謝」。
2025-08-07 17:40
37歲小穎先生從青春期開始,跟哥哥、姐姐一樣,身上反覆長出痘痘並流膿,家人一直以為只是青春痘或粉瘤,拖了20多年才確診為家族性化膿性汗腺炎。發作時疼痛如針刺、一天最多10處爆膿,讓他只敢穿黑衣、用黑坐墊,甚至在面試中忍痛不敢動。前後歷經超過10次手術後,終於在醫師建議下使用生物製劑,病灶大幅減少、幾乎無痛,他感嘆:「這種病不是忍一忍就會好,找到正確治療,才能重獲新生。」
2025-08-06 21:09
藝人沈玉琳上月29日突住院,病情一度不明,如今傳出罹患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白血病俗稱血癌。醫師指出,他的白血球數量飆高,恐造成心臟、肺部及肝臟嚴重受損,甚至被誤認為猛爆性肝炎,並提醒急性血癌的存活率影響因子多,高風險患者則建議及早進行骨髓移植。
2025-07-25 11:38
情緒不只影響心情,也會悄悄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有人因壓力失去食慾,但也有人則會無意間攝取大量高熱量食物。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黃薇嘉指出,這種行為稱為「情緒性進食」,雖能短暫紓壓,但長期恐導致體重增加與健康惡化,進一步惡化負面心理狀態。
2025-07-04 11:41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確定將卸任,今(7/4)有媒體報導下屆院長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余忠仁教授,人事案預計8月1日生效。對此,余忠仁稍早證實:「感謝大家的關心,本人很榮幸承接此重責大任。」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