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01:32
作家小彤去年歷經胰臟癌手術與12次化療,期間又遭逢父親糖尿病感染離世,讓她對生死有更深刻的體悟,現在她努力學習對自己好一點,日前趁著老公與女兒生日,一家3口回到她名下的北投溫泉度假屋泡湯慶祝,老鄰居驚訝她「得了胰臟癌還能活超過1年」,她不以為意地說:「我準備活超過5年呢!」而身體恢復後,先前因化療注射非常難找的血管「回來了」,更開心的是醫師宣布她可以出國,她計劃等天氣回暖就衝日本,順便看看自己的房子。
2025-04-05 17:48
26歲張姓男工程師,近日到一家養生會館進行肩頸按摩,突感劇烈頭痛,隔天醒來左側身體無法動彈,緊急送醫才發現,因頸動脈剝離導致的續發性腦中風。
2025-04-03 15:00
中國一名媽媽懷了雙胞胎,開心迎接小孩子誕生時,寶寶卻出現危急狀況,兩名嬰孩呈現「一紅一白」,皮膚較白的嬰兒還有呻吟、發紺、氣促等症狀,醫護人員研判是「雙胎輸血症候群」,其中一名寶寶的血液被另一名搶走,趕緊實施急救。
2025-03-31 11:05
台灣水價已凍漲31年,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指示經濟部提水價檢討報告,外傳水價將從目前4段收費朝加大級距檢討,整體漲幅恐逾4成;經濟部常務次長賴建信今(31)日表示,目前還未收到台水公司檢討報告,經濟部不預設任何立場,但一定會穩定民生、照顧弱勢。
2025-03-28 14:40
隨著全球高齡化進程加速,慢性病的預防與照護已成為各國的首要課題。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8)日透露,最快於5月推出個人醫療風險分級系統,透過紅、黃、綠燈三種顏色,告訴患者不同罹患疾病的風險預測,第一階段將鎖定糖尿病的併發症,並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衛教AI助理,根據個人風險預測結果,提供量身訂做的衛教資料。
2025-03-26 10:40
中國廣東省一名6歲男童日前邊走邊吃麥芽糖時不慎跌倒,手上長達12公分的竹籤從口腔刺進頭顱,父母嚇得趕緊將兒子送醫,中山大學第一醫院醫師表示,從CT斷層掃描發現,竹籤貫穿頭顱深入小腦區域,趕緊與各科專家討論手術方式。
2025-03-25 16:22
退休後希望能盡情享受第二人生,然而隨著年齡漸增,醫療需求逐漸增加,此時若缺乏完善的醫療保障,可能面臨沉重的醫療支出負擔。安達人壽提醒,應善用手術險與癌症險的優勢與特性,構築兼具廣度與深度的醫療保障計畫,打造退休後的堅實防護網,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同時,也讓退休生活更加從容無憂。
2025-03-24 12:43
前交通部長郭瑤琪今早11點因病辭世,享壽69歲。輔仁大學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游皓鈞提醒,抽菸、高血壓是高風險族群,最典型症狀是「前胸痛到後背」,也提醒主動脈剝離好發在半夜和清晨,應特別留意。
2025-03-24 11:24
交通部前部長郭瑤琪因主動脈剝離緊急送新光醫院急診並緊急開刀,目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病情不樂觀。輔大醫院院長黃瑞仁曾在衛福部國健署新聞稿上指出,主動脈剝離9成都是高血壓引起,並提醒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
2025-03-21 17:36
近日清晨受輻射冷卻效應影響,各地普遍低溫,白天溫度又大幅上升,台北市政府今天(3/21)罕見發布「溫差達危險等級預警」,提醒未來幾天恐怕有高達11℃溫差。醫師提醒,有心腦血管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須特別留心,否則會增加猝死風險,務必做好保暖工作。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