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如今和平只剩下諷刺」為什麼緬甸軍發動政變,讓翁山蘇姬淪成為階下囚?

    2021-02-05 18:17 / 作者 陳玠婷

    2月3日警方指控,在翁山家中搜索到10支以上的無線電及通訊設備,皆未經許可進口與使用,以違反進出口法的罪名羈押翁山蘇姬。






    圖片
    二月初,緬甸軍突襲內閣成員、軟禁翁山蘇姬。(繪圖/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






    為什麼緬甸軍要發動政變?



    一、軍系與民主之爭

    緬甸有兩大政黨,一為受軍方支持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USDP,鞏發黨),另一則是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LD,全民盟)。



    緬甸軍政府於2008年修憲,重要規範包括:

    1.不允許任何與外國人通婚的緬甸公民出任國家元首(直接排除已故丈夫為英國公民的翁山蘇姬)

    2.總統無權委任國防、內政和邊境事務三個內閣職位,需由軍方提名的人選中磋商委任。

    3.國會人民院與民族院25%的議席保留給軍方代表(緬甸修憲門檻為3/4,以防民選政府輕易修改憲法)





    圖片
    緬甸的三次政變,看似是民主轉型,實際上軍方仍掌握極大權力。(繪圖/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





    因此,即便2015年全民盟開始執政,緬甸看似已民主轉型,但實際上軍方仍是拒絕放權的;再者,國會總席次664席中僅有498席為民選,其餘均為軍方指派。



    2020年11月8日緬甸舉行民主轉型以來的第二次大選,全民盟橫掃396席,將近是民選的八成,反觀軍系的鞏發黨僅拿下33席。



    二、大選舞弊疑雲



    不同於2015年大選,軍方隔天便表示接受敗選結果,此次大選軍方始終拒絕敗選,指控選舉舞弊。



    因為在選前一個月,政府因西部的羅興亞人問題,以「少數民族游擊隊造反」等原因,取消大量投開票所,估計有150萬選民被剝奪投票權。



    軍方不斷要求重新改選,並聲稱:「憲法已被玷汙,有義務『護國』的軍隊,不排除政變發動清洗、重新整頓被亂搞的法治體系與憲政問題。」這樣的恫嚇並沒有隨著大選結束而消逝,今年1月底大批軍人、戰車開始湧入各大都會區,彷彿明示著政變行動開始。



    翁山蘇姬的爭議地位



    「緬甸選民對於翁山蘇姬的絕對包容與支持,令國際觀察難以想像、瞠目結舌。」—法國《世界報》



    國際認為翁山蘇姬執政5年來,緬甸的經濟與政治改革成果都相當有限,且為了維持民選政府與軍方的關係,在羅興亞問題上十分保守消極,因此全民盟大勝令人「難以置信」。



    從1989到2010年,翁山蘇姬有15年被軍方軟禁在家中,她為了全國人權放棄己身自由,西方國家無不替她聲援,在1991年甚至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對人民而言她是民主的燈塔,稱她「蘇姬媽媽」,若要說緬甸的民主是由翁山蘇姬開啟一點也不為過。





    圖片

    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曾被人民喻為「民主燈塔」,如今卻因為鎮壓羅興亞人、與軍方掛勾等因素引發緬甸軍發動政變,成為階下囚。(繪圖提供/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





    然而,2017年以穆斯林為主的羅興亞人受緬甸軍警鎮壓而大舉逃亡,被聯合國認定為「種族清洗」,但被譽為人權鬥士且為領導人的翁山蘇姬卻始終拒絕譴責這項迫害,更親自到國際法庭辯護稱「我們面對的是國家內部的武裝衝突,是由羅興亞武裝挑起的。」



    這樣縱容少數民族受人權迫害的行為在國際眼中看來格外諷刺,翁山蘇姬因此大失所望,無數媒體以「人權鬥士變種族屠殺辯護者」、「民主鬥士變政治人物」定位。



    經歷數次政變,民主進程顛簸



    事實上,這已是緬甸獨立以來第三次由軍方發動的政變。



    1962第一次軍事政變

    二戰後1948年緬甸獨立,在翁山蘇姬父親的帶領下制定憲法,1962年遭奈溫將軍奪權廢憲,實施軍事獨裁統治。而後奈溫脫下軍裝,在1988年頒布新憲法,改國名為「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實行一黨專政。 



    1988第二次軍事政變 

    緬甸爆發8888民主運動,萬名學生上街抗議奈溫的貨幣政策。此舉雖致使奈溫下台、政權瓦解,卻以軍方血腥鎮壓收場,並由受奈溫支持的蘇貌將軍接管政權,再度廢憲。而1992年又由丹瑞將軍取代蘇貌。



    2021第三次軍事政變

    2015年全民盟贏得選舉後,僅維持了五年的短暫民主,再被敏昂萊將軍以原本就由軍方訂定的憲法奪權。



    全民盟的策略



    翁山蘇姬被拘捕後的詳細狀態未明,全民盟發言人苗紐(Myo Nyunt)並非要求支持者以積極行動響應,而是再三呼籲「不要倉促行事,一切遵守法律!」許多外媒認為這顯示了全民盟不放棄以政治談判、民間輿論與國際壓力說服軍方釋放翁山蘇姬。



    國際評價




    圖片

    美國、日本、中國,羅興雅族群領袖呼籲釋放翁山蘇姬,以民主方式解決問題。(繪圖/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




    美國:總統拜登與白宮發言人發表聲明,若不撤銷相關舉動,不排除制裁緬甸。



    英國:首相強生:「本人譴責緬甸政變一事,以及非法監禁翁山蘇姬等文官。人民投票結果應受尊重,文人領袖應獲得釋放。」



    日本:外務省聲明:「我們要求釋放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等今天遭拘禁的相關人士。軍方應迅即恢復緬甸的民主政治制度。」但暫時不撤僑。



    羅興亞族領袖穆罕默德(Dil Mohammed)在孟加拉透過電話向路透社表示:「強烈譴責這場意圖扼殺民主的惡行,呼籲全球社會挺身而出,不惜任何代價恢復民主制度。」



    聯合國聲明:「所有領導者必須為緬甸民主改革追求更大利益,展開有意義的談話,避免訴諸暴力,並完全尊重人權與基本自由。」



    中國表示自己是緬甸是的友好鄰邦,「希望緬甸各方在憲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處理分歧,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



    一個國家的民主是否鞏固,可以從兩個面向來檢測。



    其一是大家所熟知的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二次政黨輪替論」,具有「失敗者願意承認落敗,並交出手中權力」的重要精神。



    其二則是Diamond 在1999年提出的民主鞏固指標:菁英、社會組織(包括政黨與利益團體)以及大眾都認同民主的正當性, 體現政治學者Linz和Stepan的”the only game in a town”(民主是唯一遊戲規則)精神——當公共生活出了問題,我們要改變的是統治者,不是這個體制。



    從這兩個重要的民主鞏固指標來看,緬甸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當然,這只是探討緬甸政治問題的其中一個角度,而另一個深深綑住緬甸的是「民族」問題(其境內共有135個民族,按地區被分成八大族群),民族的複雜性,與聯邦體制、軍閥問題交互作用,是影響緬甸政治歷程的更深層因素。



    作者:邱培涵    文章出處: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