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因《哈勇家》首度訪日有巧合 陳潔瑤2部新片都與日本有關

    2025-08-17 20:34 / 作者 吳尚軒 / 記者
    電影《哈勇家》於大阪公會堂放映,導演陳潔瑤出席映後座談。文化部提供
    台灣電影《哈勇家》今(8/17)日於日本大阪市舉辦的We Taiwan活動放映,吸引265名日本觀眾共襄盛舉,導演陳潔瑤會後受訪表示,自己不但是首度來到日本,接下來2部電影計劃竟然也都和日本相關,一部是描述日治時代日本團隊來台拍電影的紀錄片,另一部劇情片,則是1950年代日本學者跟台灣巫醫少女的愛情故事,很高興在籌備時有能受邀來到這裡,她此行也會前往民族學博物館參訪。

    國影中心響應文化部We Taiwan系列活動,於世博期間於策劃專題影展,選映10部台灣經典電影於大阪公會堂放映,今日並播出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獎肯定的《哈勇家》,導演陳潔瑤並出席映後座談。

    電影《哈勇家》於大阪公會堂放映,吸引超過200名日本觀眾觀賞。文化部提供


    今日放映吸引265位日本觀眾共襄盛舉,他們QA時尤其好奇片中泰雅族文化、宗教信仰。對此陳潔瑤分享,台灣原住民大多都信仰西方宗教,這部片討論是什麼影響了原住民的文化,所以她把宗教跟選舉元素都放進片裡,《哈勇家》的族語片名GAGA就是泰雅文化,這個字蘊含的意思很多,可說是習俗,也可說是族群信仰的價值,很難單純用一個字翻譯。

    她也跟觀眾舉例,比如片中呈現過去部落按習俗是11月過節慶,到日治時期則跟日本一樣1月1日過年,後來又因宗教會過聖誕節,可以看到傳統跟現代的演變。

    陳潔瑤會後受訪時談到,自己其實是首度來到日本,曾到過許多國家參展的她,今日對日本觀眾座談時認真抄筆記的畫面感到印象深刻,她也透露,其實自己接下來2部電影計劃都跟日本有關。

    《哈勇家》片中呈現的泰雅族文化新舊相容,讓日本觀眾印象深刻。圖為電影劇照。文化部提供


    陳潔瑤說明,首先是關於她祖母的紀錄片,祖母日文名叫松村美代子,曾協助日治時期的日本拍攝團隊來台田野調查,名字更因此成為片中角色的名字,這部《莎韻之鐘》(サヨンの鐘)在1942年上映,日治時期的台灣電影史,竟然跟她的家族史重疊,如今她又成為電影導演,非常值得留下紀錄。

    另一部劇情長片《聖女頭顱》,陳潔瑤表示片中將描述1950代日本學者來台研究,遇到巫醫少女的愛情故事,愛情之外,這部片還會觸及如歸還原住民族頭骨等學術倫理議題,她明天也會到民族學博物館參訪,對此她也直呼,沒來過日本的她在開始籌備時,竟然被邀請來到這裡,很高興冥冥之中的安排。
    吳尚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