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曾登頂8千公尺布羅德峰、卻被封台灣撤退王?張元植:我不想死,還想爬更多的山

    2021-12-28 17:34 / 作者 張佩雯
    張元植攀登位於瑞士、義大利邊境阿爾卑斯山脈的馬特洪峰。(圖片來源/方翔拍攝、張元植提供)
    很多人認為登山是不怕死的冒險,對我來說,不論撤退或前進,登山每一個舉動都是經過縝密思考、評估風險後作出的決定,理由很簡單,我不想死,我還想爬更多的山。

    下撤的決定並非勇氣使然,而是評估風險後的決定

    前一陣子,我帶著媽媽完成「聖稜線」登頂,這是上次拍公視影片《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時未能完成的路線,下山後我與媽媽約定要再來把它走完,雖然受疫情影響比原定計畫晚了一些,但我們還是順利完成了。

    記得上次來到聖稜線,一行十多人大隊人馬,包括導演、攝影等工作人員,走到最後一段路時,大家要我決定是否繼續攀登。一開始我有點猶豫,畢竟那天陽光普照,而且山看起來很近,但思考過後,我認為就算能順利登頂,下山可能會因為天色昏暗而風險倍增,因此決定下撤,當時還有夥伴不甘心地流下眼淚。

    曾有人說「撤退比登頂更需要勇氣」,但我不認為下撤的決定是勇氣使然,對我而言純粹是思考風險後的結果,一旦發現繼續向前的風險是不能承擔的,果斷下撤就是唯一該做的決定,而且山永遠都在那邊,只要還能爬,未來都還有機會。2019年面對K2峰時也是如此,眼看著登頂只剩400公尺,但只要再前進一步,隨時有雪崩的可能,在那個當下我發現自己的極限,於是與夥伴決定下撤。

    登山有風險、人生也是,正因充滿挑戰才值得探索

    登山十多年來,做了無數次下撤的決定,有人說我是「台灣撤退王」。雖然如此,我不會說登頂不重要,也不認為「登頂就是成功、下撤就是失敗」是個迷思。登頂絕對有它的意義存在,站在山頂的喜悅與成就感是無可取代的。

    假設在登山過程中,登頂帶給你的喜悅是60%,剩下的40%仍然是你可以享受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撤退可以是下次成功的基礎,發現自己有哪些不足,回到山下繼續鍛鍊自己,累積再挑戰的能量,期待下次與山的相遇。

    遇到山之前,影響我最深的是在國二那年暑假,和同學騎腳踏車挑戰環島旅行,那次旅程讓我用全新視野看待自己生長的土地,認真覺得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要經歷一次壯遊,從中更加認識自己。國中時在全人中學接受登山訓練,每次上山前都需要經歷2至3個月的準備,藉由親自規畫行程、帶團體會到登山的美好,學習如何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定。

    近年來台灣山林開放,山難事件經常成為社會新聞的焦點。但我認為,山與海都是生活的一環,登山是一項健康正向的活動,希望藉由「山林教育」讓大家認同這件事,學習面對山林的態度,遇到風險時,能有足夠能力趨吉避凶。

    如果以開車比喻,就算遵守所有交通規則也不見得就能避開車禍,但我們卻不會因此選擇不開車。登山一定會有風險,人生也是,正因為充滿挑戰,值得我們不斷探索,從中鍛鍊自己面對風險的能力,在山林裡更認識自己。

    【張元植(八千張)快問快答】
    Q1如何找到合適的領隊?

    A:通常合適的登山領隊、隊員人數比例應該是1:6~8,超過人數比例的團應盡量避免,如果有登山團領隊讓隊員分散走或落單獨行,也不是一位適格的領隊。

    Q2如果上山前只來得及學一個技能,應該學什麼?

    A:目前山難發生有40%是因為迷途造成,在登山之前務必要先下載手機離線地圖APP,並且要學會、熟悉如何使用,在遇到迷途情況時才能保命。



    張佩雯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