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要粗暴打散!馬太鞍重建需時2年 部落族人盼集中安置「離災不離鄉」

    2025-10-02 14:30 / 作者 駱肇樑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嚴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及馬太鞍自救會代表Kulas Umo呼籲,對災民後續的安置與重建工作應納入當地原住民的意見。取自臉書「國防部發言人」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嚴重災情,粗估重建馬太鞍橋與馬太鞍溪流疏濬就要耗費2年時間。為此,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及馬太鞍自救會代表Kulas Umo今日(10/2)北上舉行記者會,呼籲對災民後續的安置與重建工作應納入當地原住民意見,不要重演921或88風災時強制遷村、卻不尊重部落文化的問題。

    部落青年Kulas表示,災區整體重建時間可能需要2年以上,但族人要的是「集中的中繼安置」,而非永久屋,更不是分散安置,希望能夠離災不離鄉,在靠近部落的位置設置中繼安置屋。Kulas強調,八八風災粗暴地將族人分散至遠離家鄉的永久屋,對長輩心理健康與情感造成巨大傷害,也讓部落文化難以重建,期盼中央與地方政府聽見部落訴求,從規劃開始就要納入部落族人的意見,應該要讓族人能真正參與討論與決策,不能像88風災的經驗用粗暴的方式把部落分散。

    阿美中會議王傳祥牧師則拋出三點倡議,呼籲設立中繼安置所需要尊重族群文化差異,讓阿美族的文化與族群性得以保留延續,同時也要為受災原住民擬定農牧等經濟補償,並規劃如何解決生計問題,在中繼屋的討論上應以災民的需求、而非政府及廠商為優先,所以讓部落參與討論,才能將災民真實需求置於核心,重建才能符合在地期待。

    「北漂光復人」Puyang SING 布漾.星牧師則直言,「面對被動的地方政府,我們只希望他們還有一點慈悲、善良與尊重」,強調政府應尊重部落與文化信仰,不要以自以為好的方式決定族人生存權,族人要自己選擇中繼安置的地點,要生活在一起、不被分散。
    駱肇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