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銷史上,也有幾位點石成金的天才,在社群媒體還不發達的年代裡創造出爆紅經典,像是:把石頭當寵物賣的廣告人、把塗鴉設計變成億級品牌的報社記者,或是在金融海嘯時還能靠穿衣服賺大錢的網站工程師!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些經典行銷故事!
創新點:就算是不起眼的小東西,用對行銷手法也能創造高額利潤。
本文三大重點:1. 把石頭拿來當寵物養?酒吧裡的玩笑成為行銷經典。 2. 設計師用45美元賣掉黃色笑臉,至今成為每年賺進5億美金的品牌象徵。 3. 在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他還能靠穿T恤每年賺進50萬美金。
Gary Dahl是加州人,大學畢業後投入廣告業,負責撰寫文案。
1975年的某天晚上,他到酒吧和朋友聚會。朋友聊起最近養的寵物,向他抱怨要忙著照顧、餵食,又要帶寵物出門散步,真是件苦差事。
Gary聽了,半開玩笑地告訴朋友:「世界上最優秀的寵物,應該就是石頭了吧!壽命很長,又不太需要照顧。」
(圖片來源/ForSaleByInventor.com)
雖然只是句玩笑話,但從事廣告業多年的Gary卻從中嗅到一股行銷味:「這個古怪點子加上我的廣告專長,能不能化為商機?」。
於是,Gary找來兩個朋友投資,到附近的砂石廠,以一顆一美分的價格買了一批外觀圓滾滾、來自墨西哥海灘的灰色鵝卵石。
接下來,他著手設計包裝,用印著「寵物石(PET ROCK)」的紙板做成提盒,在上面挖了幾個讓寵物石「呼吸」的通風孔,再塞些乾草墊底,當成寵物石的「窩」。
更重要的是,Gary發揮了文案長才寫了本32頁的「飼主手冊」,指導飼主該如何照顧、讚美這顆寵物石;以訓練石頭上廁所為例:「剛把寵物石從箱子裡取出時,可能會觀察到它有點焦慮不安,試著把它放在幾張舊報紙上,它自己會知道該怎麼做。」
(圖片來源/csinvesting.org)
一切就緒後,Dahl帶著寵物石參加1975年中舉辦的舊金山禮品展(San Francisco Gift Show),把產品文案發給在場採訪的媒體記者,馬上引起高度興趣,搶走了整個展覽的鋒頭:新聞週刊(Newsweek)用半版篇幅報導這顆寵物石、當紅電視節目Johnny Carson TV show也邀請Dahl上節目,在全美掀起一陣討論。
擁有一顆寵物石成了潮流象徵,這股風潮正好搭上年底的聖誕、新年假期,成為送禮的熱門選擇,最高紀錄每天賣出1萬顆。最終,這顆要價3.95美金的寵物石在短短六個月內賣出了150萬顆,為Dahl賺進了五百萬美金。
事後,許多專家認為寵物石的成功得益於當時的社會氛圍:美軍在越戰失利,民心不安,人們需要轉移現實焦點忘卻戰爭帶來的痛苦。
而Dahl的寵物石適時出現,滑稽的產品設計,加上字裡行間充滿幽默感的飼主手冊,確實帶給人們樂趣,起了療癒人心的作用。時代雜誌如此形容這場寵物石現象:「1%的產品力加上99%的行銷天才」。
不過,Dahl曾經試著複製寵物石的成功模式,推出寵物石T恤、寵物石洗髮精等周邊,但都以失敗告終,成為行銷界一顆閃亮的流星。
你看過這個黃色笑臉嗎?它每年為自家品牌帶來超過5億美金的收入!
(圖片來源/Wikipedia)
Harvey Ball是一位平面設計師,他在1963年接受一間壽險公司的委託,希望他設計一種圖案,用來激勵員工在公司遭逢併購時低迷的工作士氣。
於是,Harvey收了45美金的設計費,花了10分鐘設計這款有趣的黃色笑臉,做成貼紙、小徽章交給壽險公司。沒想到,第一批交貨的100個徽章馬上就被索取一空,又被追加了1萬份訂單。
可惜的是,Harvey當時並沒有為自己的作品註冊商標。直到1971年,一位法國記者Franklin Loufrani註冊了這個黃色笑臉,用來在法國晚報(France Soir)上標識出正面報導的內容。
這樣的做法引起許多媒體效法,Franklin除了忙著處理來自各方的授權要求,還不斷想著如何用這個笑臉賺進更多的錢。
隨後他成立了「Smiley Company」,販售印著黃色笑臉的T恤、飛盤等週邊商品。此外,他也和其他品牌以授權分潤模式合作,如糖果公司「Mars」的笑臉巧克力糖、「Levi’s」的笑臉牛仔褲等等。
(圖片來源/the Hustle)
1968年,越戰引發的反戰思維蔓延全球,法國也經歷一場由學生領導的「五月風暴(Mai 68)」社會運動。Franklin也精準抓住時機,印了一千萬張貼紙在街頭免費發放,黃色笑臉傳達的幸福與和平儼然成為當代文化與精神的標誌性象徵。
到了1996年,Franklin的兒子Nicolas接手公司,開始建立品牌,在全球100多個國家註冊了笑臉商標。1999年更搭上網路熱潮,把原來的黃色笑臉擴展為包含眨眼笑臉、生氣笑臉、動物笑臉等高達470種變形的「表情符號」,授權給Nokia、Mortorola、Samsung等手機公司。
發展至今,Smiley Company透過各種授權許可和自家品牌銷售,每年獲得約5億美元的收入。
2004年,Jason Sadler為男子網球世界巡迴賽(ATP)做圖像設計。過了兩年,他開始對朝九晚五、一成不變的工作內容感到倦怠。
(圖片來源/Web Citation)
於是,Jason嘗試著在下班後接一些網站設計的外包工作,即使收入增加不多,卻發現自己喜歡這種能不斷學習新知、自由接案的工作型態,讓他就算上完一天班,回到家後仍充滿幹勁繼續工作。
於是,他在準備好6個月薪水的緊急預備金之後,毅然辭掉了工作,成立了自己的網站設計公司。創業後一年半,業務還算順利。但Jason觀察到一個現象:越來越多客戶詢問關於社群媒體的問題。
剛開始,他對社群媒體一竅不通:「我臉書只有一百多個朋友、也沒有推特帳戶。但問的客戶越來越多,讓我覺得好奇,研究了一下,發現社群媒體很可能是一個潛力無窮的廣告平台。」
另一方面,當時許多企業都會免費發送印上自家logo的T恤來宣傳知名度,因為T恤好穿、成本也便宜。這兩個觀察放在一起,讓Jason靈機一動:我能不能靠著穿T恤賺錢?
於是他剪了頭髮,花100塊美金買了攝影機,穿著手邊有的品牌宣傳T恤拍攝一些有趣的生活短片,上傳到Youtube、twitter等社群媒體。
(圖片來源/iWearYourShirt)
2008年,Jason確認影片有一定流量後,建立了「iwearyourshirt.com」網站,接受廣告主委託,穿上企業公司的T恤拍攝短片。而他「越晚越貴」的收費方式也很特別:每年第一天,廣告主只需付1美金,而後每天廣告費都漲1美金,直到每年最後一天,廣告費要價365美金。
網站第一年上線,只用了6個月就把整年份廣告都賣完了。且隨著業務需求增加,Jason開始徵求「分身」和他一起拍片,應徵者要錄製3分鐘短片說明自己適合這份工作的理由,讓觀眾投票選出最佳四人。錄取者每年最高可以得到3萬美金的薪水、筆電以及錄影設備。
接下來,每年第一天的廣告費從5美元起跳,客戶也越來越大牌,五位「人形看板」穿著星巴克、必勝客、日產汽車的衣服讓業務持續成長,每年為Jason帶來50萬美金的收入。
2013年,也許因為失去新鮮感,Jason宣布iwearyourshirt.com即日起停業,把這段經歷寫成一本書《Creativity For Sale》。但與此同時,他也宣稱找到了新點子想要嘗試,接下來會有什麼新創意?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出處:創新拿鐵
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更多太報報導
乞丐出頭天!「4種方法」讓這位孟加拉女生從一貧如洗,變成村落雜貨王
兩位大學生,竟敢挑戰「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他們如何突破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