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戰地琴聲!加薩師生忍著飢餓上課 有音樂「就有靈魂、就有希望」

    2025-09-14 08:00 / 作者 簡竹君
    巴勒斯坦國家音樂學院的老師,今年8月在加薩市的帳篷外為學生上課,遠處可見毀損的建物。路透社
    在以色列猛烈轟炸下加薩走廊苦難目前尚未見到盡頭,然而這裡除了槍砲聲、爆炸聲、尖叫聲、哭號聲,還有一縷微弱但堅持的樂音,一群音樂學院老師在街頭、帳篷、彈痕累累教室繼續上音樂課,彈奏烏德琴的15歲女學生說音樂讓她抽離當下、緩解恐懼,「音樂給我希望」。

    巴勒斯坦國家音樂學院的老師,在學校被毀、流離失所時,繼續教授各種音樂課程。路透社


    路透社報導,「愛德華薩伊德國家音樂學院(Edward Said Conservatory of Music)」在加薩市分校遭以色列炸毀後,師生四散,但數名音樂老師逃到哪個城市、哪個難民營,就在當地授課,漸漸愈來愈多老師重回崗位,繼續教學。

    巴勒斯坦國家音樂學院的老師,在學校被毀、流離失所時,繼續教授各種音樂課程。路透社


    人在加薩市的15歲少女卡薩斯(Rifan al-Qassas)9歲開始彈烏德琴(oud)她說:「當我彈奏時,我覺得自己抽離了當下,音樂給了我希望,緩解我的恐懼。」她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出國表演。

    15歲的卡薩斯希望有朝一日能出國表演烏德琴。路透社


    音樂學院院長胡利(Suhail Khoury)說,戰前以色列偶爾會允許學院學生,隨「巴勒斯坦青年管弦樂團」離開加薩到外地表演,不過開戰後加薩分校幾成廢墟,演奏鋼琴等樂器損毀或失竊,還有學生死於戰火。

    巴勒斯坦國家音樂學院的學生,在帳篷外練習。路透社


    「愛德華薩伊德國家音樂學院」前身為「國家音樂學院」,成立於1993年,2004年為表彰巴勒斯坦知名知識分子、樂評人、鋼琴家薩伊德(Edward Said )改名「愛德華薩伊德國家音樂學院」,在耶路塞冷、伯利恆、加薩市、雷馬拉(Ramallah,約旦河西岸)設有分校。

    巴勒斯坦國家音樂學院的老師,在學校被毀、流離失所時,繼續教授各種音樂課程。路透社


    負責協調學院恢復授課的老師卡德(Fouad Khader)說,學校遭轟炸後所剩樂器寥寥無幾,有老師自掏腰包,從其他流離失所的人手中買樂器,有老師用空罐頭、容器製作打擊樂器訓練學生。

    巴勒斯坦國家音樂學院的老師,在學校被毀、流離失所時,繼續教授各種音樂課程。路透社


    8月在加薩市的一堂音樂課中,有學生帳棚內練習歌唱,帳篷外學生彈吉他、練習中東手鼓。43歲的老師阿布阿姆沙(Ahmed Abu Amsha)是學院最早恢復授課的老師之一,去年初他逃到加薩南部就開始在那兒上課,今年初他回到加薩市也繼續開課。

    音樂老師阿布阿姆沙,手中拿著一把烏德琴,他是學院最早恢復授課的老師之一。路透社


    阿布阿姆沙原先在學院是小提琴和吉他老師,戰後在帳篷、大街上,他教烏德琴、吉他、手鼓和奈依(Ney,斜吹式豎笛)。學院表示今年6月有12名音樂家和3名聲樂教師,在加薩中部和南部共指導600名學生。

    巴勒斯坦國家音樂學院許多樂器已損毀或失竊,老師們會自掏腰包添置樂器教學。路透社


    加薩食物短缺嚴重,20歲的學院學生蘇瓦爾基(Sarah al-Suwairki)說,有時飢餓和疲憊,讓她幾乎無法走完短短一趟到附近帳篷上課的路程,但她熱愛學吉他,「我喜歡探索新的音樂類型,尤其是搖滾樂。我非常喜歡搖滾樂。」不僅學生,老師往往也是忍著飢餓與虛弱授課。

    音樂老師阿布馬哈迪,在加薩市一處教室授課,教室牆上滿是砲彈痕跡。路透社


    正為4名學生上吉他課的32歲老師阿布馬哈迪(Mohammed Abu Mahadi)說,音樂可以幫助加薩人從心理上治癒轟炸、失去和匱乏帶來的傷痛,「我在這裡做的就是讓孩子們從音樂中獲得快樂。」

    奈伊(Ney,斜吹式豎笛)和樂譜。路透社


    教授烏德琴的45歲老師的達烏德(Ismail Daoud)說,戰爭剝奪了人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生活淪為只為確保食物、飲水等基本必需品,而回歸藝術能喚醒人性,手握樂器代表了演奏者的靈魂: 「音樂是我們所有孩子和人們在黑暗中緊緊抓住的一線希望。」

    沒有家、沒有錢、沒有食物,隨時可能沒命的惡劣環境,老師們希望音樂能讓學生擁有靈魂,擁有希望。

    巴勒斯坦國家音樂學院一名學生手持烏德琴,身後教室牆上可見彈孔及砲彈痕跡。路透社

    巴勒斯坦國家音樂學院的老師阿布馬哈迪,在彈痕累累的教室中授課。路透社

    巴勒斯坦國家音樂學院一名學生練琴。路透社

    巴勒斯坦國家音樂學院學生,在克難的教室中練習。路透社

    巴勒斯坦國家音樂學院的學生正位表演排練。路透社
    簡竹君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