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共軍「聯合戰備警巡」怎定義? 國防部釋疑:就是海空聯合訓練

    2025-02-18 15:41 / 作者 郭宏章
    面對中共「聯合戰備警巡」,國軍除了派出戰機升空、海軍戰艦出海應處之外,岸置防空與反艦飛彈也嚴密監控。資料圖為國防部2025.空軍633營於清泉崗基地執行愛國者三型飛彈接戰演練,加強春節戰備。郭宏章攝
    中共解放軍前天(2/16)藉著加拿大巡防艦渥太華號自由航行、通過台海時發動「聯合戰備警巡」,這名詞究竟是對方定義的還是我方?會不會降低台灣民眾危機意識?國防部情報官員今天(2/18)首度公開解答,共軍「聯合戰備警巡」的定義,主要是共軍在海空之間有相關的聯合訓練。另外,美軍印太司令帕帕羅示警,中共將能以「軍演」來掩護對台攻擊的動作,國防部表示,共軍是利用各式藉口,在台灣周遭從事軍演,模擬或進行對台作戰的準備,國軍會蒐整相關樣態,納入可能行動分析評估,提供未來的國軍應處方案參考。

    國防部情次室情研中心副主任胡中華上校。郭宏章攝


    國防部今天(2/18)舉行例行記者會,有外媒記者問,中國宣稱台海是其「內海」,台灣軍方若用「聯合戰備警巡」可能會降低危機意識,或者似乎同意對方在台海周邊「巡邏」的疑慮或誤解,是不是「聯合戰備警巡」,這是中共定義的?還是國軍定義的?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表示,對於中共在台海周邊的海空域相關動態的說明,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國人了解我們面臨的威脅,對於中共到底是一個「聯合戰備警巡」、還是到一個「軍演」的規模,基本上從軍事專業的角度,都有明確的定義。國防部也會依據實際觀測的狀況,跟國人明確的說明。目的就是要讓大家了解我們面臨的威脅的狀況,從這角度來說,並不會讓大眾覺得警覺性降低的問題。

    情次室情研中心副主任胡中華上校補充表示,「聯合戰備警巡」這名詞,是為了要讓民眾了解共軍的態樣與平常一些「警巡」的方式有所不同,所以才會有一些名詞來提醒民眾現在的情況。當然,不管中共是軍演、例行性的,或者是「聯合戰備警巡」等等,國防部每天都會公布現在台海周遭的狀況,是看數量相信國人就會清楚知道,軍現在對我們的威脅情況。

    至於有媒體統計,共軍對台海周邊「聯合戰備警巡」大約每個月3至4次,而日前加拿大巡防艦渥太華號自由航行、通過台海國際水域時,中共也發動「聯合戰備警巡」,媒體詢問共軍有無任何操演或對他國軍隊動作。對此。胡中華上校說明,目前以週期性評估,共軍活動仍屬於例行性的聯合戰備警巡,我軍全程皆有掌握監控。共軍每個月確實大約會有3至4次「聯合戰備警巡」。至於有關各國機艦在台海「自由航行」部分,國軍都有適當應處,對共軍亦有掌握,基於保密,細節不便提供。

    加拿大海軍哈利法克斯級巡防艦「渥太華號」(HMCS Ottawa)。截自HMCS Ottawa臉書


    針對加拿大軍艦通過台海國際水域,中共藉此發動對台軍事威懾動作,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則表示,台灣海峽絕不是中國的主權範圍,任何民主、友盟國家在該區域自由航行,我方皆表示支持和贊同,以這種自由航行當作發動戰備警巡、威懾、挑釁行為的藉口,我方認為皆不可取,對於區域的和平穩定也沒有幫助,甚至會對全球的安全跟經濟發展,產生非常嚴重的衝擊。

    對於如何對台海動態進行監控,胡中華也表示,有關台海所有周邊機艦狀況,國軍利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均會全程嚴密掌控和監控,也包含友盟國家機艦狀況,會依當時狀況適當應處,確保台海安全。

    胡中華強調,國防部會定義共軍的「聯合戰備警巡」,主要是共軍在海空之間有相關的聯合訓練。至於依據什麼樣的原因做這個事情、對台灣是否有針對性,國軍以共軍配合例行性訓練及事故,來做為軍演藉口與理由為考量。

    至於「聯合戰備警巡」這一詞是共軍定義、宣布的,還是國軍定義的?還有究竟什麼樣的軍事行動是一次的「聯合戰備警巡」?胡中華指出,這是「我方的定義」,是因共軍的行動及動態的態樣定義。

    另外,美軍印太司令帕帕羅先前表示,中共很快就能以「軍演」來掩護對台攻擊的動作,胡中華對此表示,共軍是利用各式藉口,在台灣周遭從事軍演,模擬或進行對台作戰的準備,相關的態樣,國軍都會相關的蒐整,並納入可能行動的分析跟評估,提供未來的國軍應處方案參考。
    郭宏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