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羅廷瑋。資料照,廖瑞祥攝
曾教過國民黨立委羅廷瑋的大學老師吳政峰投書媒體,提到自己在羅競選連任議員時義務擔任志工幕僚,幫忙撰寫電視政見文稿,後來卻發現羅漸漸迷失在權力遊戲中、到處寄生,最終恐自食其果,呼籲羅離開國民黨、離開立法院,當個無黨籍市議員或里長為民服務,或許會更適合。
國立勤益科大資管系老師吳政峰的投書昨(3/26)刊登在《自由時報》。他提到,自己是羅廷瑋選區裡的公民,十多年前在大學教過羅廷瑋。當時的羅廷瑋對課業並不認真,常打瞌睡,由於考試不及格,被他當掉。有一次羅去找他,遞上牛肉麵店名片,自信地說想「選里長」,他則勸羅把課修過,後來羅成功用「追垃圾車」的創意策略選上里長。
吳政峰指出,羅廷瑋里長4年任內,用加倍服務得到里民支持肯定,4年後,羅獲國民黨提名參選台中市議員,以選區第一高票當選,身為教過羅廷瑋的老師,他有些驕傲,覺得羅是很正面的案例,可以為年輕人帶來希望與能量。他清楚記得,羅廷瑋在一次演講中告訴大學生,要用創意與活力,由下而上改革、影響國民黨,讓它變得更好。
吳政峰提到,羅廷瑋初任議員時爭議不斷,炒作「中火絕食」博得媒體報導,卻傷害自己身體,身為老師,不會要他這麼做,何況有想過父母的感受嗎?也許是那瓶「梨山來的新鮮空氣」成為盧市長勝選的論述主軸,開啟了羅的政治嗅覺,或許從那時開始,成了護主心切的「媽媽小孩」,更是國王體系中的保皇派,也許因為不是政二代出身,才想透過攀親帶故(馬盧江柯)往上爬。
吳政峰提到,羅廷瑋競選議員連任時,他義務擔任志工幕僚,幫忙撰寫電視政見文稿,後來羅順利連任。未料不到1年,就想挑戰立委,當時他覺得羅應該當完第二任議員,沉潛一陣再選立委。「畢竟,少年得志,的確不幸」,在羅參選立委期間,兩人立場開始產生分歧與轉變。
吳政峰批評,由於羅廷維「不想認輸」、不想被看不起而只想贏且到處寄生的「機會主義」個性,從淺綠到藍再到白都想討好,讓羅漸漸迷失在向上攀爬的權力遊戲而無法自拔,「這與柯(文哲)、黃(國昌)很像」,虛榮乃是人類最愛的原罪,「我相信,終有一天,您會自食其果。老師最近重看《魔鬼代言人》這部電影,劇情很適合現在的您觀看。」
吳政峰提到,去年二月羅廷瑋選上立委,他獻上祝福並希望羅羅能改變國民黨而不要「被國民黨改變」。但一年多來,荒腔走板的行徑一幕又一幕,嗆聲耍狠、暴力鎖喉,汙辱神聖國會,還爆出耍官威的羅生門事件,讓他對羅感到失望。
吳政峰說,羅廷瑋終究還是被迂腐的國民黨所改變,而遠離人民,抑或這是得到權力後的本性顯露?他強調,自己不是什麼側翼,而是始終希望羅廷瑋能越來越好的老師。
吳政峰提到,「好」並非職位,而是品德與人格。如果能夠,他希望羅廷瑋能離開國民黨,要不就離開立法院。只要把人民放在心上,好好當個無黨籍市議員或里長,為民服務,「偶爾辦辦一百分考卷換冰淇淋、地瓜球、雞蛋糕或修容組的親子活動,或許更適合您」。
最後,吳政峰向羅廷瑋喊話,希望羅從政不忘初心,從善如流、遠離小人,「您還年輕,需要狠狠跌一跤,然後勇於承認所犯的錯誤,並改變心性缺點(如貪瞋痴三毒),然後,才會更有智慧面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