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吳豊山:兩岸開戰後台灣無法負擔、中國改革開放回到原點

    2025-04-16 15:58 / 作者 李佳穎
    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出席「2025年美中台關係的互動與發展研討會」。海基會提供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就任後種種舉措牽動美中台關係,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表示,美中台將維持「兩大一小」格局,台灣的財政無法負荷戰爭,而中國若輕啟戰端,改革開放30餘年的努力,很可能退回到原點。

    吳豊山今(4/16)日出席淡江大學所主辦的「2025年美中台關係的互動與發展研討會」,他在活動致詞中表示,若進一步探討美、中、台三角關係的未來發展,仍必須回到「二大一小」的基本格局。美、中兩大一番鬥爭難免。

    吳豊山認為,川普恣意橫行但也表明厭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內政焦頭爛額,但看似淡定;做為一小的台灣,其實小而精悍,倚輕倚重,動見觀瞻,台灣如果巧於為小,不卑不冗,善以折衡,當然也可以成為和平的棋手。

    吳豊山表示,如果太平洋兩岸的美、中兩國必須爭霸,其實也沒有以發動毀滅性的戰爭作為勝負最後手段的絕對必要。他強調,如果台灣海峽兩岸的紛爭終將必須化解,那麼兩岸飽滿善意,窮盡智慧,和平協商如何架構新關係,進而各自造福人民、彼此和睦共榮才是唯一光明大道。

    回顧歷史,吳豊山提及,韓戰爆發後,美國重新支持已經搬遷台灣的蔣中正國民政府,一直到1978年為了聯中制俄才改弦更張。改弦更張的要領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中華民國斷交,但以《台灣關係法》一方面卵翼台灣,一方面維護在台灣的軍事、政治、經濟利益。

    吳豊山指出,美國已經換過好多位總統,美國的所謂「一個中國政策」始終未變,過去幾年美國國會提出很多挺台法案,至於談論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案,當然是項莊舞劍,川普重新上台後,新任國務卿已經強調反對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

    吳豊山強調,美國新任國防部長更已調整美軍戰略,將「嚇阻中國奪取台灣」與「保衛美國本土」併列為優先情境;不過川普喜好權變,難以捉摸,因此對美國政策必須隨時警覺,尤其川普揮動關稅大刀,震動全球,台北、北京的對應措置相反,美中台互動是否因而產生變化,必須持續觀察。

    論及兩岸,吳豊山認為,所謂「台灣問題」,其實主要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口咬定中華民國已經在1950年滅亡,但事實是中華民國卻在台灣成長茁壯,而且台灣人民主體意識高漲;說台灣是中國不可侵犯的領土的中共,其治權一直連結不到台灣。

    吳豊山提到,中共刻意不與民選的民進黨政府來往,卻與在野黨人水乳交融,並加大滲透分化與機艦擾台力道,總統賴清德1個月前定義中共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防範對岸滲透分化的17項因應措施,但對岸針對此事不能存「同理心」,4月1日更發動軍演,說是針對「賴十七條」。

    吳豊山表示,中共政策如彼,我方政策如此,,中共一方面仍強調「融合發展」,另方面對發動過海戰爭,也百般審慎;他判斷北京當局已充分瞭解,台海和平航行,舉世關注,一旦輕啟戰端,改革開放30餘年的努力,很可能退回到原點。

    吳豊山提到,台灣有一些高科技產業執全球供應鏈牛耳,而且國民所得和外貿數字比諸二十國集團(G20)中的近半國家還要漂亮;多年來,台灣的綜合國力一直排名在國際社會的前段班,但對岸一直以輕佻的態度,說很多輕蔑的語言,令台灣人民反感。

    吳豊山認為,中華民國台灣的財政規模支撐不起對外戰爭,因此除了前總統蔣中正來台前期,由於內戰失敗遺恨未消高唱反攻大陸之外,歷任總統無不高舉和平大旗,但是台灣的財政規模支撐不起發動對外戰爭,台灣的幅員也經不起戰火的摧殘,因此歷任總統都以止戰作為備戰之唯一目的。
    李佳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