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喊出520罷免賴清德。資料照片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426號召藍軍上凱道,抗議民進黨司法追殺在野黨,高喊集結人民力量罷免總統賴清德。朱立倫今(4/28)再開記者會,表示罷免民進黨立委就是罷免賴清德的重要里程碑,並下令,全台藍營民代要協助罷綠委二階連署,結果將列考核。
綠營則認為,依照現行法令、國會席次,罷免賴清德「比登天還難」。
究竟有多難?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總統、副總統罷免案,須經全體立委四分之一(29席)提議,三分之二(76席)同意後提出,再經過半全國選舉人數投票,有效票過半數,以2024年總統大選的選舉人總數1954萬8531人,須488萬7173同意票,才能成功罷免總統。
彈劾總統的部分,仍舊在《憲法》增修條文中規範,須經全體立委二分之一(57席)以上提議,三分之二以上(76席)決議,聲請大法官審理。
從席次上來看,現在的國會,要提出總統罷免案、彈劾案,以現有的藍白立委席次,綽綽有餘。但要達到76席立委同意,除了藍委52席、白委8席、無黨籍2席外,還要有14席綠委倒戈,要在立院通過罷免案和彈劾案有多麼天方夜譚,可見一班。
立院3次罷免總統案 都在扁時期但高門檻難過關中華民國行憲史上,在立院提出的總統罷免案共3案,都在前總統陳水扁任內。2006年扁家爆發一連串內線交易、國務機要費案、海外洗錢案等,立法院分別在6月、9月、11月由藍委提出罷免案,當時的國會朝小野大,泛綠立委(民進黨、台聯)共101席,泛藍立委(國民黨、親民黨、新黨)114席,無黨團結聯盟6席、無黨籍4席。
第一次罷免案投票,民進黨立委全數未出席,台聯14席棄權,最後在贊成票119票、0票反對、14票棄權下,因未達三分之二,罷免總統案不成立。後續第二次、第三次的罷免案,也都在罷免案未獲三分之二立委同意下,無法過關。
反罷免、罷綠委才是重點如此高門檻,在政壇25年的朱立倫不會不知道,在立院提出罷免案有多麼困難,那麼,喊出罷免賴清德、彈劾賴清德絕對不會只是「喊爽的」,但也不是真的要罷免,嚴格來說,最終目的還是「反罷免」。
為什麼說是反罷免呢?因為罷免賴清德要成功,需要立法院76席立委贊成,現在泛藍白加起來也不過62席,「生吃都不夠,怎樣曬乾?」,因此,這些立委一席都不能少才是關鍵,罷掉綠委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這也是為什麼朱立倫接下來下令黨籍民代,動起來搜集二階連署,還要列入考核。總而言之,罷免立委現在是熱戰中的熱戰,怎麼讓票數極大化,都是現階段最重要的,罷免如是、反罷免亦如是。
大搜索激起泛藍大憤怒 能否轉嫁待觀察而藍營一路被大罷免壓著打的氣勢,在檢調大動作搜索幽靈連署下,支持者的憤慨被激出來,獨裁、綠共說詞也在泛藍群眾中發酵,這股對民進黨政府執政的怒氣、過去近9年的窩囊氣都在膨漲中。
不同於罷免的「仇恨值」容易積累,反罷免的著力點較為薄弱,找出共同敵人尤為重要,賴清德自然成為目標箭靶,喊出罷免賴清德更是淺顯易懂,比一一論述該選區立委哪裡不適任,統一輸出對賴的不滿,民眾接受度也較高。
這也是近日藍營基層流傳「詐欺跟偽造文書哪個比較嚴重」,要拿民進黨政府說空話、講幹話的政績是詐欺,來對比罷綠委的幽靈連署。
這樣的說法,確實一石激起千層浪,泛藍支持者同仇敵愾。但回歸法律實務面來說,「被騙不見得就是詐欺」,詐欺罪的客觀條件上,是說了謊讓受害者陷入錯誤交出財產,進而造成財產上的損害;民進黨政府有無「詐欺」行為?畫大餅算不算法律上的詐欺,還有二說。
但幽靈連署的偽造文書,可是白紙黑字清楚得很。
罷免總統若成功 難題才要開始回到罷免的實務面上,若綠委真的「起義來歸」,最終讓罷免賴清德得以成功,依照《憲法》規定,總統缺位,由副總統繼任,那依法也是蕭美琴擔任總統,仍無法改變民進黨執政的事實。
如果,罷免案是總統、副總統一起罷免,兩人都缺位時,由行政院長代行職權,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但總統、副總統的補選規範,沒有任何法律明確規定,怎麼提名?何時公告?要不要辯論?一切都是霧煞煞,屆時恐怕又是一團大混亂、大吵架。
後記:
中華民國史上,不是沒有成功罷免過總統、副總統,1948年國民大會選出總統蔣中正、副總統李宗仁,隔年因爆發國共內戰,蔣中正引退,由李宗仁代理,但李於1950年以健康因素赴美治療後,就再也未返台,因此,1952年時依《憲法》規定,國民大會投票一致通過罷免案,成為史上第一位被成功罷免的代理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