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左)、衛福部長邱泰源(右)2025.5.06於立法院備詢。郭宏章攝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處長谷立言日前表示,在核能方面,美國準備好協助引進既有及新興技術,例如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也樂意幫助台灣解決核廢料問題,對此,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今天(5/06)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是否願意找谷立言討論,卓榮泰表示,政府對於新的核能跟解決,現在目前傳統核能的問題,政府都樂於採取開放的態度找任何專家來談,找任何可以解決的方式共同來研究。但卓榮泰也表示,「台灣要走向全世界,不能專聽一個國家或是少數國家的意見。」
陳菁徽今天下午在立法院總質詢時提問,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指出台灣高度依賴海運的天然氣等能源,已是國安問題,台灣的能源海運依賴性達到97.3%點,問卓榮泰有沒有方案可以解決或降低依賴性?
卓榮泰表示,我們用LNG天然氣來轉換成來取代煤,這是一個橋接的過程,在國家的能源政策上面,這是橋接過程所必須要面臨的,當然我們也知道儲存的期間運送的方式對國家的挑戰是很大的,但是相較之下,如果讓繼續燃燒煤的話,對國人的健康、空氣的污染,減碳淨零目標更遙遠。陳菁徽也說,不管是煤,或者是天然氣,其實還是對海運的依賴性非常的大,卓榮泰回應但是這兩者輕重還是有別。
陳菁徽也指出,國外不少智庫與專家跟媒體,都給台灣軍事方面能源韌性的建議,而且從5月17日以後,台灣的核電全部歸零,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可能引發國安危機等問題。而AIT台北處長谷立言日前公開表示,願意盡全力協助台灣解決能源問題,包括小型核子反應爐(SMR),也願意協助解決核廢料的挑戰,進行各項合作,問卓榮泰是否願意跟美方進行合作或是初步對話?
卓榮泰表示,政府一直對外宣布的3項原則,第1個是核能的安全沒有顧慮地,第2是核廢料有適當的去處,第3個就是讓社會有共識。「所以我是沒有辦法很確定要如何幫我們處理核廢料,我們現在已經有很多核廢料沒有辦法處理,那天還有委員問我說核廢料放在我家,我要不要收多少錢?」。
陳菁徽解釋,其實谷立言只是開了一個窗口,陳強調要問卓榮泰的是,究竟有沒有意願去跟他談論這些問題?
卓榮泰表示,我們對於新的核能跟解決,現在目前傳統核能的問題,我們都樂於採取開放的態度,找任何專家來談,找任何可以解決的方式共同來研究
陳菁徽也追問,很多外國廠商願意到台灣來發展人工智慧(AI)科技,但因為台灣高度依賴外來能源,容易遭到封鎖,各方認為時間急迫,國際焦點都在台灣,也有提議核電廠延長服役等建議,問行政院有沒有期程與美方去開啟這樣的對話?
卓榮泰回應,谷立言處長有提到SMR,我們知道SMR還在相當漫長的研究的階段,要達到商轉可能還有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是我們也願意在這個時候就來討論,甚至在技術上,如果可以增進我們未來能源的穩定的話,當然是可以討論的一個話題。那現在我們也是在各方去尋求各種在先進技術上面的各種資訊。
陳菁徽也引用華爾街日報評論的標題,為台灣能源政策是不是符合我們的國家安全感到緊張,該報指出其實北京是喜歡台灣「非核家園的」,北京認為台灣把自己弄到能源脆弱性是自找的,因為很多再生能源可視再生能源比例是跳票,現在又貿然把核電全部停掉,更是加大了我們最依賴海運的天然氣。陳菁徽表示,大家都已經點出相同的一個問題了,問卓榮泰會不會願意聆聽這些國際專家們的建議,納為未來的考量?
卓榮泰表示,台灣多元發展綠能,包括台灣自己產業跟國際大廠來都需要買綠電,這個前提是一直存在的,政府還是認為說「多元發展綠能」是我們整個能源穩定供電當中的一環,重點還是尋求安全穩定的供電,這個是政府最高的原則。
陳菁徽追問綠電還沒有辦法達到政府所開出來的支票的比例,那中間是不是有其他的替代方案?
卓榮泰說明,到2032年之前,新的電廠有從南部的大林還有中部的通霄,還有台中,還有南部的興達,北部的大潭跟協和電廠機組如果完成,加上民營的電廠,「我們的供電量是足以應付的。」,
陳菁徽也說,因為我們現在是台美最好的時刻,所以也在這邊誠摯的建議卓院長,美方對於我們安全的顧慮不斷的建議,也希望您親美,「可以一起來聆聽我們美國好朋友對我們最真摯而且非常頻繁的這些建議,好嗎?」
卓榮泰回應:「台灣要走向全世界,不能專聽一個國家或是少數國家的意見。」
但陳菁徽強調,剛剛講的經濟學人雜誌是歐洲的,還有其他的期刊,很多國際的媒體等,現在一致都是很擔心我們的韌性,「所以在這邊就是提醒卓院長。那剛剛卓院長也做了結論,也就是我們是O.K.的。我們就在這邊留下一個紀錄。」
卓榮泰強調,「在我們自己的電廠跟民營電廠都工程順利完成的情況底下,我們(能源)是安全無虞的,現在我們的責任就是讓這些電廠能夠依時序來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