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次長葉丙成立法院備詢。資料照片。廖瑞祥攝
行政院提出台幣4100億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而其中200億元用於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育,不過這部分被在野黨盯上擬刪除。教育部次長葉丙成今天(5/14)表示,這200億元有部分是補助大學,若留住至少未來3年不會增加大學學雜費。
針對關稅等國際情勢,行政院日前通過規模4100億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立法院經濟、財政委員會聯席會議今天將審查相關草案,相關部會提出書面報告。
民進黨立委李坤城質詢提到,在野擬刪除其中關於教育部的200億元經費,倘若留住,是否能不漲大學學雜費。
葉丙成回應指出,教育部編200億元,是為了因應關稅情勢,包括大學或教學醫院購買儀器設備的成本,因為關稅拉高而變高。另外,大學很多的募款是來自民間企業捐款,當關稅議題影響,很多台灣企業在經營前景不明朗狀況下,大學校長接下來的募款會越來越困難。因此,200億元經費,倘若留住,未來3年可以不漲大學學雜費。
教育部也表示,有關特別條例中,教育部主管的「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希望透過補助大專校院增加的辦學成本及設施設備更新需求,引導受補助的大專校院於114至116學年間不調漲學雜費,且應提撥至少5%補助經費,用於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學生的獎助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