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立委林憶君。翻攝林憶君臉書
前立委林昶佐將接任駐芬蘭代表,民眾黨立委林憶君卻稱林昶佐過去有焦慮症,外派到芬蘭不僅自殺率高且日照短,質疑是否適任,爭議延燒3天,林憶君今(5/21)在臉書發聲明強調自己並未對林昶佐有任何歧視、汙名化的言論,也從未主張任何有精神疾病者不適合工作,卻被外界政治化操作「超譯」成歧視,她覺得「頗受委屈」。
針對日前質詢內容遭外界抨擊,林憶君在臉書發文表示,身為藥師的她絕對不會忘本,更不會違反醫學倫理。身為藥師,面對每位病友,我從來沒有、更不會歧視任何疾病的患者;身為立委,面對質詢,我都秉持理性、務實、科學的精神提出疑問。
林憶君說,回到5月19日質詢當天,她的發言中,並非如外界所言,有揭露林昶佐病史涉及個資問題,事實上,林昶佐個人早在過去多次公開訪談或其社群媒體都主動提及有焦慮症病史,也是他2016年3月初接受廣播專訪曾自述的事實,她所引用內容皆來自其公開言論之資訊。
林憶君強調,「我個人並未對林昶佐本人有任何歧視、汙名化的言論,也從未主張任何有精神疾病者不適合工作」,僅就大使職務的適任性進行理性的質詢。但基於國會議員為國家為人民的監督職責,卻被外界政治化操作「超譯」成歧視,導致她的醫療專業遭受批評,「為此,我亦覺得頗受委屈。」
林憶君指出,她願意接受近來因針對外交人事監督質詢所引發的不同意見與討論,但絕不接受將理性監督被扭曲為惡意歧視的指控,維護公眾利益與理性監督,是她作為立法委員的責任與義務,倘若連不謾罵、理性監督的質詢,都可以因此被有心人惡意扭曲為歧視言論,那是否反而更窒礙了心理健康議題在國會殿堂的正常討論空間。
最後,林重申,維護藥師專業、捍衛病人用藥權益是她當藥師一生的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