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恢復軍事審判制度 最高檢獻出12年功力「軍法三策」

    2025-05-23 18:06 / 作者 呂志明
    最高檢察署今(5/23)日舉行「軍法三策」新書發表會。呂志明攝
    喜愛讀書的檢察總長邢泰釗,在各機關擔任首長,都會將該單位的保貴經驗編纂成冊、傳承經驗,如今最高檢察署攜手國防部法律事務司,將軍事審判移由普通法院審判的12年間的案件,集結《軍法法令彙編》、《軍法案件偵查彙編》、《軍法案例宣導彙編》等三本書,號稱「軍法三策」,並在今(5/23)日舉辦新書發表會,以增進檢察與軍事機關辦理軍法案件的專業智能,同時也替未來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後,做為軍事檢察官及法官的寶貴參考資料。

    陸軍六軍團湖口裝甲五四二旅義務役士官洪仲丘,2013年6月底退伍前夕,攜帶具備拍照功能之行動電話和MP3隨身碟進入軍營,違反軍隊資訊安全保密規定,遭到禁閉室「悔過」處分,同年7月3日,當天室外已達紅旗警戒,必須禁止戶外操課,但禁閉單位仍執行操練,讓體重達98公斤的洪仲丘,因為中暑、熱衰竭,引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死亡。

    2013年因士兵洪仲丘枉死案,25萬人上凱道,促使《軍事審判法》大修。資料照。翻攝畫面


    洪仲丘之死,引起社會極大迴響,讓民眾關注軍中人權的問題與討論,由民眾自主發起的白衫軍運動,要求軍隊社會化,最後促成軍審法修法,在承平時期,將軍人審判從軍法體系軍事法院部份移至司法體系普通法院,自2013年8月23日迄今,已快要12年了。

    今年3月13日,總統賴青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直指中國持續擴大對台灣的融合發展策略,已是我國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我國沒有選擇,必須採取更積極的作為,賴清德也宣布將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讓軍法官回到第一線。國防部領命,積極徵詢司法機關、專家學者意見研擬修法與配套。

    雖然總統提到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有限縮對象行為樣態,像是只針對現役軍人涉犯叛亂、利敵、洩密、廢弛職務、抗命等軍事犯罪,但外界仍質疑軍中人權是否受到侵害?軍事審判是否受到人民信任?

    檢察總長邢泰釗。呂志明攝


    另一方面,最高檢察署為了強化檢察機關偵辦軍法案件,在蒐集軍法案件相關法令、檢察與軍事機關聯繫會議重要決議與案例,並邀請全國客審級檢察官與軍事機關法制官,分由偵辦及宣導角度,就相關軍法案件撰述評析、檢調與策進,編纂「軍法三策」,並在今(5/23)日舉辦新書發表會,邀請國防部長顧立雄及法務部長鄭銘謙共同參與,2人都異口同聲提到「軍法三策」對未來恢復軍事審判,有相當大助益。

    國防部長顧立雄。呂志明攝


    顧立雄發言時非常推崇,認為「軍法三策」收入真實的案例,結合檢察官專業見解與部隊法制官的實務管理,既可做為司法機關辦理軍事案件的重要參考,協助部隊提升官兵法治觀念與紀律意識。

    他還提到近期因應總統提出國安5大統戰威脅與17項因應策略,我們也要對軍事審判從新開機,其實這是一項任務艱巨的工作,我們也會拜會法務部、最高檢察署,我們深刻感受到司法對於相關議題的高度重視,我們也獲得許多寶貴意見,期許我們未來能夠與司法體系持續深化交流,共同肩負及守護國家安全的使命。

    法務部長鄭銘謙。呂志明攝


    鄭銘謙致詞時則表示,自2013年軍事審判法修法之後,現役軍人非戰時涉軍法的案件,改由司法機關辦理,為了保持軍法官的實務經驗,法務部與國防部也攜手合作,從2017年起,安排軍法官借調各地檢署擔任檢察事務官,這樣的措施有相當的積極意義,就是可以增強軍法官司法實務經驗,促進司法與軍法體系間的交流。

    透過在地檢署的實務歷練,軍法官能夠理解司法程序,提升專業素養,相信在未來軍事審判法的一個修正之後,與平時涉犯特定軍法案件,在回歸軍事審判之後,我認為軍法官將可以勝任所有的挑戰。

    鄭銘謙說,今日的軍法三策的新書發表會,是彙整我們這12年來努力的成果,這可以提供國防部及司法機關一個非常好的工具書,相信能夠促進軍事審判制度的專業化、符合公平審判原則,正當法律程序的憲法要求,達到兼顧人權保障及軍隊紀律的目標。軍法三策深入剖析我國軍法案件的類型、偵查及策進作為,值得做為第一線承辦檢察官或部隊法制官,甚至做為未來修法通過後軍事檢察官及法官的寶貴參考資料。
    呂志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