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分析影響台灣產業四大因素 謝金河:關稅稅率超過15%就是利空

    2025-07-31 16:55 / 作者 駱肇樑
    財信傳媒社長謝金河預估,台灣可能需要對美投資3千億美元。本報資料照
    對等關稅談判結果即將揭曉,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日(7/31)在證交所舉辦的「壯大臺灣資本市場高峰會」發表專題演講時表示,就他個人預測,台灣預期需對美投資3千億美元,至於關稅稅率,只要超過15%,對台灣就是利空。謝金河也指出,今年影響台灣的最大變數,除了關稅外,還有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AI浪潮、中國內捲壓力和台灣的新台幣。

    謝金河分析,台灣不是談判技巧高,就可以獲得較低的稅率,關鍵在於台灣願意讓出多少、要拿什麼東西和川普換關稅,南韓談定15%關稅,代價是必須投資美國4,500億美元,其中有3,500億美元是美國總統川普指定的;台灣沒有太多堅持空間,包括汽車、農產品、美豬、美牛可能都要開放。

    謝金河進一步指出,台灣的關稅稅率只要比15%高,產業勢必會哀鴻遍野,呼籲政府應該要盡早揭露相關資訊,把關稅流程好好檢視一下,並告訴大家要準備哪些東西,讓國人有心理準備。

    謝金河表示,除了關稅外,第二個影響台灣產業的變數,則是黃仁勳的AI浪潮。謝金河分析,輝達市值超過4兆元美元,台灣和AI連結的公司股價大鳴大放,所以這是一個新的時代,企業一定要利用AI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不做就會落後,這是趨勢與大浪潮。

    談及中國內捲壓力,謝金河指出,今年中國從電動車到很多產業,都觀察到有內捲的壓力,電動車代表比亞迪股價一直創新低,表示中國內部有一定的壓力。至於新台幣的走勢,在經過今年5月強勢升值後,應該已經告一段落,第三季美元指數回到100、轉強之後,新台幣應該可以回到兌美元29、30元之間。
    駱肇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