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核三公投辯論 黃士修喊「核廢妥善處理就無害」! 反方回嗆:核三劣跡斑斑

    2025-08-12 16:07 / 作者 駱肇樑
    中選會昨日舉行核三公投第三場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黃士修強調,台灣其實有能力處理好核廢料,對環境不成問題。資料照,廖瑞祥攝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開票,中選會昨日(8/11)下午舉行第三場發表會,由核能留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擔任正反方代表。黃士修發表時質疑,反方拿核廢料當反對核電,「難道是在質疑美國處理核廢料的技術?」更飆罵甘崇緯「回家多讀書,不要搞什麼『綠色基巴力量』」。甘崇緯則回應,台灣並未因核電歸零而缺電,與其冒險重啟老舊、事故頻繁且位於活動斷層上的核電廠,更應投資在靈活、可持續的能源體系。

    正方代表黃士修開場就強調,美國多次表態願意協助台灣處理核廢料,早在2000年前總統陳水扁宣布停建核四,聲稱「台灣無法處理核廢料」時,美方就曾表達不滿,「因為台灣的核能技術都是美國給的。」

    黃士修批評,25年來台灣仍在爭論同一問題「非常悲哀」,甚至開嗆甘崇緯「回家多讀書,不要搞什麼『綠色基巴力量』」,點名綠黨、社民黨、基進黨、歐巴桑聯盟與時代力量,強調美國、歐盟、日本都能處理核廢料,台灣不該以此為藉口拖延能源決策,直言「反核就等於反美、賣台、親中」,如今歐盟已將核能納入綠色政綱與永續投資的例子,只要妥善處理,核廢料對環境就無害。

    黃士修接著指出,反核團體經常以地震為理由,但核電廠其實是最不怕地震的建築,福島事故並非由地震引發,離震央更近的女川核電廠甚至成為居民避難所;台灣核電廠所處岩盤震度普遍較小,安全性非常高,「如果核三真的極度危險,為什麼民進黨完全執政時,還讓它運轉到執照期滿?」

    反方代表甘崇緯則以能源轉型成績反擊,指出台灣太陽能、風能發電與儲能系統已見成效,台電也規劃以新燃氣機組取代高污染燃煤機組,「即使不依賴核電,發電量仍會持續成長,為何要冒險重啟已除役的老舊核電廠?」

    甘崇緯表示,核三40年來「劣跡斑斑」,包括2001年的嚴重3A事故,以及2013年2號機變壓器翻修期間,控制室警報連響84天,卻被當作假警報忽視,「馬英九總統留宿那晚,核三也喪失外部電力,等翻修結束才發現出大事,令人不寒而慄。」

    針對黃士修引用歐盟核電政策,甘崇緯指出,台灣連低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都沒有,高階核廢料處置場最快要到2055年才運轉,也趕不上歐盟2050年期限,無法等同於歐盟過渡方案。此外,依照美國類似電廠的延役經驗,重啟核三的成本估計將高達新台幣2,500至3,900億元,「這筆錢投資在未來性能源,不是更有意義嗎?」

    甘崇緯強調,核三廠址下方有活動斷層,未來可能再次活動,地層錯動時就可能引發核災,這是工程上可預見的風險。日本福島核災的教訓在前,台灣地狹人稠,一旦出事,沒有承擔後果的空間與能力。此外,戰爭時若中國封鎖台灣,屆時出口導向產業停擺,用電需求也會大幅降低,「用平時數據推算戰時儲量,本身就不科學」。

    甘崇緯引用全球趨勢指出,2004年至2023年間全球雖啟用53座核電機組,但關閉的高達104座,顯示國際正走向更靈活、可持續的能源體系,「要用5年、幾千億元去豪賭一座老舊、錯誤選址、戰爭高風險的核電廠,還是投資真正有未來性的能源,答案很清楚。」

    雙方論點摘要。太報整理、製表


    駱肇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