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投票第21案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童子賢。李政龍攝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15)日替台電算一筆帳,由於反核思維,讓台灣大量採用天然氣發電,歷經俄烏戰爭後,
台電累積虧損絕非帳上所顯示的4,500億元,真實數據應該是2倍達到9,000億元。
童子賢並重砲抨擊台電領導人常常是政治優先,缺乏企業追求效率的概念,將台灣虧損歸責於俄烏戰爭,只有一半是真實,另外一半是推脫責任。中選會今(15)日舉行核三公投第5場,也是最終場電視說明會。童子賢從台灣低碳電力比重只17%,剛好與歐盟71%顛倒,全世界未來2年都將課碳稅,屆時台灣製產品行銷國際將失去價格競爭力,
盼台電公司能為了台灣的產業競爭力,一改被動心態,在提供「充足供電」之餘,更要提供不排碳的電力。童子賢說,反對核三重啟者說,核三只占台灣用電6%,發電量少,不值得重啟?但台灣低碳電力僅17%;2024年,台灣光電貢獻5.3%電力,風電貢獻3.6%,若批評占比6%的核電不重要,如何看待占比不到6%的光電和風電。核電是珍貴的、便宜的不排碳電力,怎能輕易廢除。又為什麼在核三停機後,要重啟麥寮電廠、興達電廠來取代核三停機後的供電缺口?
痛批為反核發展綠電 是扭曲價值童子賢表示,兩蔣時代及李登輝在台北市長任內興建的水庫,讓台灣水力發電占比2.5%,占比雖不大,但每度都珍貴。如若沒有核電幫忙,台灣不排碳電力恐怕連10%都不到,因此不能輕易放棄核電,盼政府重啟核三。
童子賢並痛批,
很多人發展綠電的理由,不是改善地球暖化,或減少空污排放,發展綠電是為了反對核電,這是扭曲的方式。為了維繫台灣物美價廉的電價,維護環境品質,發展經濟,他主張「核能」和「綠能」要攜手共存,增加台灣競爭力。
童子賢說,為了反核,台灣付出很大代價,去年低碳電力占比只剩17%,在全世界是後段班、放牛班,40年前的1986年,台灣不排碳電力曾占比62%,李前總統時代還有30%,陳、馬任內還有20%至22%,去年只剩17%,預計核三停機後今年會降至12.8%。
是台灣政府不努力?童子賢說,「不是」,大家都努力發展綠能,但台灣寸土寸金,不能承受太多綠能的衝擊。但若台灣能有核二、核三幫忙,雖不能脫離放牛班,但會是很大進步。
憶童年做家庭代工賺外匯 只為買能源童子賢在第二輪說明時也回憶他小時候的台灣鄉下,都是種甘蔗、種菸草、種地瓜,這就是50年前台灣農村寫照。童年時,家人圍在一起吃晚餐、「聽拉機歐」,餐桌上就放著塑膠花和聖誕燈、大家都在做家庭手工;在城市的親人,也從成衣加工廠批回來做手工,大家都在昏暗燈光下縫鈕扣。
因為那時台灣還沒步上現在高科技產業,只能外銷蔗糖、聖誕燈、成衣來賺取微薄的外匯,因為台灣缺乏天然資源,沒有外匯就沒錢進口能源。
重啟核電4年省6千億 可用於國防或補洞健保童子賢也幫台電的能源結構算一筆帳,根據台電2024年財報,核電每度1.42元,向外購入的光電每度4.87元、風電6.59元;若以核二、核三停機前每年替台灣發電300億度計,核電每年可替台電省下1,000億至1,500億元,
一屆總統任期4年就是4,000億至6,000億元。童子賢表示,這麼龐大的預算,不是以前賣蔗糖、賣塑膠花、賣聖誔燈、賣成衣可以賺到的。
與一年國防預算比也不遑多讓,是提升高等教育品質5年500億元預算的10倍以上;這筆錢拿來補貼健保破洞,提升醫療品質不是很好嗎?童子賢也說,今年6月台電股東會時公布累虧約4,514億元,媒體估到今年底恐達4,700億,但他認為這個數字應該再乘以2,
因為中油悄悄幫台電承擔昂貴天然氣成本,也揹了2,000多億的虧損,而過去幾年政府也陸續撥補及增資台電共3,000億元。所以,他估計,台電實質虧損恐在8,000億元至9,000億元。抨擊台電虧損歸咎戰爭是推拖責任童子賢說,台電虧損不是基層員工及基層幹部的錯,是能源政策的錯;他並痛批,台電領導人常常是政治優先,缺乏企業追求效率的概念。童子賢說,台電曾董事長在今年6月股東會上說,因為俄烏戰爭虧損了6千億,我們不得以。但童子賢認為,這句話只有一半真實,另一半是推脫責任。
童子賢表示,德國、法國同樣在俄烏戰爭期間遇到天然氣價格上漲的挑戰,德國總理、法國總統都嗆聲美國「不夠朋友」,將漲了4倍的天然氣賣德法。
而法國核電有絕對優勢,天然氣發電占比只有5%,德國天然氣占比高一點到13.9%,但德國、法國都是富裕國家;
非常富裕的德國、法國都忍受不了天然氣價格高漲,台電主張大量使用天然氣發電「我只能說台電決策很勇敢!」童子賢說。喊話台電領導人不能只顧政治正確童子賢並表示,回顧歷史就知,台電大量用天然氣是錯誤決策,不只戰爭,只要遇到冷冬,天然氣價就會飆漲;當天災人禍時,天然氣會比石油漲更多倍。
童子賢並直指,大量採用天然氣的同時,若沒研究天然氣價格,當然就不知大量使用天然氣會有很高成本風險。但若已研究其價格曲線還執意要用,我就不知你是什麼心態。
童子賢說,台電2024年天然氣發電占比42%,未來要提升至50%,有此選擇背後就是反核思維。
他並喊話,「台電領導人若只顧著政治正確,不顧發電效率,只會持續在未來帶給台電沉重財政負擔,台灣政府沉重財政負擔,也影響台灣經濟和高科技影響力」。在空污與健康方面,童子賢反問,那些質疑核廢料沒有最終處置的人,那燃煤發電呢?核電有核廢料,但燃煤發電的廢料是PM2.5,連集中處理都不行,只是將大氣層當成垃圾場任意排放,核廢料卻可以集中,才是是最負責任,不傷害正常工作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