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太說軍武】中國閱兵大秀無人機肌肉 挑戰美CCA!軍備競賽升溫

    2025-09-06 07:40 / 作者 郭宏章
    中國93閱兵,2025.9.3展出包括被稱為「忠誠僚機」的攻擊-11型大型無人機(中前)、偵打一體無人機,在無人機梯隊後方也有4種不同類型的無人機,外界研判可能為「忠誠僚機」。截自新華網
    中國9.3大閱兵展示了大批作戰用的無人載具,包括被稱為「忠誠僚機」的新型「攻擊-11」大型隱形無人機,而且「隱形」匿蹤戰機第五代新的殲-20S與殲-35同場亮相,還有另外多種無人機,意在對台「體系戰」、威脅台灣海空域。我空防面臨威脅,必須嚴陣以待。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次音速「全翼型」的攻擊-11大型無人機,主要可能執行空對空任務、空對地投彈等任務。藉由AI協助,可在高威脅空域執行長時間的任務,可扮演「忠誠僚機」搭配殲-20S等第五代戰機或第六代匿蹤戰機。有空軍退役將領也坦承,中共解放軍這樣的作戰方式一旦成熟的話,因為幾乎無法偵測,在台灣獲得F-35之類的第五代戰機之前,對台灣空防將構成極大危險。

    中國新式大型無人機「攻擊-11」(KJ-11)於2025.9.3閱兵亮相,可能擔任搭配第五、第六代戰機的「忠誠僚機」,與殲-20S、殲-35戰機搭檔作戰。截自新華網


    中國號稱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檢閱式與分列式,由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兼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自閱兵,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部隊、武警、民兵以及裝備方隊等共59個方隊/梯隊,再加上聯合軍樂隊,總共60個方隊/梯隊達一萬多人,展示習近平掌權以來主導「軍改」編裝以及新式武器裝備研發成果。

    中國93閱兵新式大型無人機「攻擊-11」(KJ-11,中前)在無人機方隊中亮相,後方4種新型無人機研判為4種不同型式的「忠誠僚機」。截自新華網


    在9.3閱兵首度亮相的陸海空無人載具當中,全翼型、無尾翼的「攻擊-11」(KJ-11)無人機,在無人機方隊中打頭陣,根據觀測,翼展應該為14公尺。隨後第二個應為翼龍系列「新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然後第三與第四列為4種「無人僚機」、以及最後的「艦載無人直升機」。根據中共官媒「《新華社》報導指稱「受閱的5型7種裝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空中無人裝備,具備陸基、艦基作戰能力,主要執行戰場偵察、監視、打擊等多樣化作戰任務。」

    中共2025年九三大閱兵,展示了四種可能是用作「忠誠僚機」的大型匿蹤無人機(前方),以及無人直升機(後方)。


    中共2025年九三大閱兵展示的大型攻擊無人機。路透社


    因此,網路社群媒體上解放軍評論粉專有網友指出,後面4種新的無人機,應該都是中共解放軍空軍的「忠誠僚機」。無人機方隊第三列、兩架沒有尾翼的新型無人機,則是較小的低階版、有彈艙消耗性的「忠誠僚機」,起飛重量在10公噸以下。

    中共解放軍新型攻擊無人機之一,研判為「忠誠僚機」的一種,「低階消耗型無人彈艙僚機」2025.9.3於中國93閱兵展示。截自新華網


    隨後在無人機方隊中第四列、兩架,第三列兩架無尾翼的無人機,有網友指這兩架是解放軍空軍高階版、有彈艙的「忠誠僚機」版本。該列右邊像縮小版「殲-36」,左方外貌像縮小版「殲-50」的無人機,因為兩者均採用傳統圓形噴嘴,研判這兩種可能是擔任「無人戰鬥機」(空對空作戰)的角色,內載6至8枚空對空飛彈。在「體系作戰」(系統戰)下,可以搭配無人夥伴加油機。在防空作戰時自主巡邏,在攻勢作戰時配合有人戰機突穿防線。

    中國93閱兵展示新型攻擊無人機之一,據研判為高階版無人彈艙忠誠僚機,與外傳的殲-36外型相似,但體型縮小。截自新華網


    由於中國官媒央視轉播閱兵時播報以及官媒報導機型資訊並不完整,也有疑似中國網友稱93閱兵中無人機方隊第一架不是「攻擊-11」無人機,而是更大型的無人機「攻擊21艦載攻擊機」,網友並稱是「來自076艦載無人機1團的H6518021號機『攻擊-21』」,但截至發稿為止,並無中國官方資訊可證實。

    中國新式大型無人機「攻擊-11」(KJ-11)於2025.9.3閱兵亮相,可能擔任搭配第五、第六代戰機的「忠誠僚機」,與殲-20S、殲-35戰機搭檔作戰。截自新華網


    姑且不論解放軍這一型引以為傲的新的大型無人機,機型是攻擊-21或是攻擊-11型無人機,都是屬於人工智慧(AI)協助導控的攻擊型無人機,而且可以扮演「忠誠僚機」的角色,搭配第五代、第六代戰機(有人駕駛的「殲擊機」、戰鬥機),進行空對空與空對地/海作戰任務。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全翼型」構型的攻擊-11大型無人機,因為設計上沒有尾翼,飛行速度為次音速,但全翼式設計的飛行靈活度卻相當高,因此,攻擊-11主要可能會執行空對空任務、空對地投彈等任務。藉由AI協助,可在高威脅空域執行長時間的任務。而攻擊-11搭配新型戰機的「忠誠僚機」任務,自然不在話下。

    中國2025.9.3閱兵,海軍航空兵的艦載殲擊機(戰鬥機)梯隊由殲-15T領頭,最後方左右為殲-35。圖片取自新華網


    舒孝煌也指出,中國改良的殲-20S戰機也出現在9.3閱兵,一般認為這是中國第一種有雙座型的五代戰機,未來會於操控無人機。因為美國的思路也是這樣,而且中國其實是美軍的「忠實粉絲」,反正美國人做什麼研究,中國都會跟著進行,所以中國一定會走這條路。

    舒孝煌分析,中國的軍事研究資訊不透明,一些五代機、或是像攻擊-11等新型無人機好像比較少較少被拍攝到曝光,因為發展地點可能比較隱密,不像成都航空工業集團(簡稱「成飛」)與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簡稱「瀋飛」)一樣在人口集中地,所以不是很確定中國無人機發展進度,但總之他一定在朝這個方向在進行。

    中國93閱兵展出2種新型無尾翼無人機,右方外型類似縮小版殲-36,為高階版彈艙「忠誠僚機」,左方則近似殲-50縮小版,同樣能攜帶彈藥。截自新華網


    舒孝煌進一步分析,顯然中共解放軍非常清楚其周邊的國家的防空能力都非常嚴密, 所以對中共解放軍來說,若要執行空中打擊任務,可能不是那麼輕鬆容易的事情,所以共軍嘗試了很多方式去突破包括美國在內周邊國家的綿密防空網,其中一部分就是所謂的A2AD。

    舒孝煌指出,除了打擊航艦以外,中共解放軍建立遠距離的打擊能力,目的也在突破防空網,打擊高價值的目標。但是畢竟飛彈都比較昂貴 用來打關鍵基礎設施時,還是會比較昂貴。如果要像美軍在波灣戰爭的經驗,中國是沒辦法複製的,因為美國當時的對手沒有足夠防空的能力。尤其是近年來看到俄烏戰,雙方都有一定程度的防空或反制的能力,空中的打擊成本就很高,這種以「有人機操控無人機」作為「忠誠僚機」,代替有人執行高威脅性的任務,是可行的方式,會是未來的空戰的趨勢。
    中國2025.9.3閱兵,第五代戰機殲-20(J-20)與改良版殲-20A、殲-20S殲擊機(戰鬥機)空中梯隊編隊飛越天安門廣場。圖片取自新華網


    舒孝煌也指出,由於忠誠僚機不只單純發展無人機,如何結合人工智慧(AI)等技術,目前只有先進大國才有這樣的能力。美國、中國、英國與歐洲國家,包括法國、俄羅斯或許在做,雖在AI上投資可能也很多,但是這些國家的無人機似乎並沒有看到如此先進的技術,所以發展還是美中為主,其次就是英國與法國這方面曾在國際航空/航太展上展示研發成果。

    由於攻擊-11無人機,除了2019年閱兵初次亮相,以及這次2025年9.3閱兵再度展出,平時試飛僅有極少照片或畫面曝光,解放軍也並未公開介紹其設計與性能,舒孝煌研判,攻擊-11無人機可能主要代替有人機執行比較高強度的對地炸射投彈或者是偵察,或者是在遠距離發射空對空或空對地武器等類型的任務。

    有趣的是,儘管攻擊-11這種全翼型的中國新型無人「忠誠僚機」可能已經開始服役或在閱兵後開始服役,但在美軍現役無人機序列中,沒有完全同類型武器的對照版本。舒孝煌指出,確實目前美軍在進行研發中的飛機,很少有全翼式的作戰型無人機,只有美國之前的一些實驗型的飛機如X-47,或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RQ-170「哨兵」無人偵察機,但都不是跟攻擊-11型一樣的大型攻擊無人機,這對與美國友盟的國家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美國空軍未來以第五代戰機F-35或第六代戰機可搭配AI無人機、忠誠僚機(CCA)共同作戰,無人機可自主分擔攻擊任務。DARPA



    舒孝煌點出美軍先前差點「暴殄天物」把獨步全世界的全翼型無人機、且能在航空母艦起降技術丟進博物館塵封的真實事件,也是導致今天美軍反而落後中國的原因。X-47原本是早在2002年、美國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的「聯合無人空中戰鬥系統(J-UCAS)計畫之一,隨後轉為美國海軍「無人空中戰鬥系統示範計畫」(UCAS-D)的一部分,目的在研發可在航空母艦上起降的無人機。

    美軍X-47全翼型無人機的研發,但後來發展衍生兩個不同型號,X-47A「飛馬式」(Pegasus)與X-47B「鹹狗式」(Salty Dog)卻是完全不同的構型。直到後來美國海軍完成X-47B可以在航空母艦上自動著陸測試完成後,卻因為美國五角大廈並未採購,導致X-47B只好準備送到博物館時,美國國會這時才發現不對,國會議員大驚失色問國防部首長:「你終於完成一個可靠的可以執行的東西,你卻準備放棄它、去送你博物館?」美國國會於是要求美國海軍發展出一個系統來運用此一新建技術。

    由於美國海軍缺乏加油機,所以規劃發展MQ-25無人匿蹤空中加油機,由於雷達上「隱形」不易偵測,就可以在高威脅區域為執行任務的戰鬥機進行空中加油,延續滯空戰鬥時間,加大任務彈性,時隔多年後,MQ-25終於測試到最後階段上為量產做好準備。

    也因為如此,正當近幾年開始在強調「忠誠僚機」無人機的角色時,從X-47B延續到MQ-25這個已經成熟的無人艦上著陸技術,波音公司與美國海軍都在考慮在MQ-25衍生任務型態。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F-35戰機,2024年5月在德國國際航太展表演。路透社


    另外,舒孝煌也示警,美國空軍的「聯合作戰無人戰鬥機」(CCA)計畫,發展出YF-42跟YF-44這兩型無人機,雖然也有部分的匿蹤設計,但是基本上它似乎保留著飛機本身的一個機動性能,所以它並不像六代戰機,它並沒有這麼好的全翼式、極佳的低觀測/偵測性的設計,所以美軍現在目前檯面上公開的資訊裡面,沒有與中國攻擊-11無人機相應的武器,這的確是會讓很多人感到擔心。

    尤其是攻擊-11無人機或其他同類「忠誠僚機」,搭配殲-20S、殲-35等第五代戰機,甚至是中國未來的第六代匿蹤戰機,由於有更完整360度的全方位匿蹤性能,台灣的雷達系統、空中的E-2K預警機,都可能無法偵測到,空防出現重大隱憂。根據空軍一位出身戰鬥機聯隊指揮官的退將也指出,從自己飛行員的觀點來看中共9.3閱兵出現的這些匿蹤的無人機,該退將坦言「目前現有技術,我們無法有效偵測。」也就是說,中共解放軍運用第五代、第六代匿蹤戰機搭配匿蹤無人機或「忠誠僚機」的作戰方式,一旦成熟的話,在台灣獲得F-35之類的第五代戰機之前,也沒有更先進的防空雷達之前,中國新的武器與新戰術戰法,對台灣空防將構成極大危險。
    郭宏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