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龍斌。截自郝龍斌臉書
國民黨主席選舉混戰,候選人郝龍斌今直言,因自己起步晚,其他候選人早與很多黨內團體、地方黨員接觸,並獲得相關承諾,自己現在狀況不是很好、苦戰,自己的優勢是有執行力與募款能力,還獲大家信任能團結國民黨。
郝龍斌坦言,知道自己口才不是很好,很多人也質疑他戰鬥力不強,但他本就不是靠鬥性起家,本來就不是定位自己是鬥性黨主席,自己是靠團結起家,領導力與執行力才是現在黨需要的,要用大家信任他的資產團結國民黨。
郝龍斌表示,各地黨員對下屆國民黨主席的定位,多認為選黨主席不是選一個口才便捷的立委來質詢官員、罵民進黨就夠了,不是聽了爽就好,否則當罵完民進黨然後呢?
郝龍斌說,黨主席要能團結黨內,能與友黨溝通協調,要有足夠行政歷練,熟悉黨務運作,要能團結國民黨、有執行力,把原來要做的事情做出來,而自己當過台北市長等要職,有行政歷練、整合內部意見領袖能力與執行力。
郝龍斌舉例,自己台北市長把捷運路網完成,還推動1999、YouBike,對自己執行力有把握,而他卸任至今,台北市還沒有一條捷運完成。
郝龍斌也提到,最近碰到現任黨主席朱立倫,朱跟他講黨主席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籌募足夠經費,讓黨能順利運作,未來選舉有足夠經費競選爭取勝選,這部分以自己過去人脈與台北市長經驗,應比其他候選人占一些優勢。
郝龍斌說,以目前幾位黨主席候選人看來,自己應是比較能承擔這個責任的候選人。
郝龍斌表示,最後決定參選黨主席,是因覺得對國民黨有使命感,認為這時候需要一個能穩定大局,讓國民黨能順利團結內部在野,透過藍白合打贏2026大選,2028總統大選下架民進黨。
郝龍斌認為,前兩次總統大選失敗不是力量不夠,而是提名作業機制中的小技術問題,造成內部互信不夠、合作破裂而失敗,尤其2024總統大選,60%民意竟輸給40%民意,參選黨主席就是要終結內部不團結造成小贏大輸宿命
郝龍斌說,決定參選黨主席過程,家人是最需要溝通的一部分,一輩子支持自己的太太,這次第一次堅決反對,主要是捨不得,認為現在過得這麼好,何必出去被人家羞辱,何必這時候再承擔這麼重的責任。
郝龍斌表示,自己決定參選黨主席後,因妻子也是忠貞國民黨員,她對國家有使命感,包括她整個家族都是一直為國家奉獻犧牲,所以最後把「把國家民族大帽子扣上」,取得太太體諒並轉為支持,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