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今(9/26)接受網路節目《觀點芹爆戰》專訪談花蓮堰塞湖善後問題。翻攝YT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迄今已釀15死、71傷、失聯7人。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日前痛批中央事前不願協助處理堰塞湖,行政院長卓榮泰則直言「撤離計畫有問題」。對此,水利工程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今天(9/26)說,此次災害複雜,不能變成政治鬥爭工具,他強調,目前堰塞湖仍未解除警戒,須中央地方合作解決,好好幫助災民,呼籲「藍綠政治人物都把嘴巴閉起來。」
從衛星拍攝畫面,可看出堰塞湖溢流前後光復鄉的明顯改變。翻攝臉書粉專「GeoLab空間資訊實驗室」
內政部長劉世芳約在2週前找來李鴻源,請他找專家組團隊協助監控堰塞湖,經過評估認為引流及爆破都不可行,面對「樺加沙」颱風來勢洶洶,最後依模擬資料提出強制疏散8000人計畫。網路節目《觀點芹爆戰》主持人黃光芹今邀訪李鴻源,針對為何原本計畫疏散600人卻暴增為8000人,他表示團隊加入後,估算堤防可能被衝破的區域、淹水影響區域後,發現超過原先估計,將新的模擬資料交給內政部,建議疏散8000人。
李鴻源直言,事實上花蓮縣政府不可能獨力疏散8000人,他認為,中央應該要求國軍第一線介入幫忙,但縱使中央強力介入,也不一定做得到完全疏散,還必須考量避難場所是否足夠、運輸工具數量、後續生活照護等,且地方幅員很廣,一個廣播就要求大家避難是不可能。
救難人員穿越光復鄉惡水沙地搜尋任何可能。廖瑞祥攝
花蓮光復鄉災情,民眾整理家園。廖瑞祥攝
至於劉世芳與林務局開會時,曾坦言撤離很困難,並提到垂直撤離「頂多家門口有一些水淹過了就算了」言論引發爭議,李鴻源則說「垂直撤離」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他也呼籲大家不要糾結於垂直撤離,看日本311海嘯,請大家趕快往高處跑,但到底有沒有時間?重點是先保命再來處理後續。
至於此次事件的責任歸屬,有人指稱砂石場是破口,也有人認為中央地方都有權責,李鴻源則認為,砂石場是否為破口,未來電腦模擬推估一算就會知道;至於中央地方權責,相關連繫公文都會有紀錄,可以在法院上呈現,若是災民認為是公務員覺得應作為不作為,也可提告國賠。
不過,李鴻源強調,現階段最重要、該做的是持續搶救以及災後復原,還有大面積的垃圾必須處理,除此之外,堰塞湖還有1000多萬噸的水,必須持續模擬後續可能情形,因為管湧現象會持續發生,如同天坑的發生,到某一個臨界點堰塞湖就會垮下來。
花蓮光復鄉災情,民眾整理家園。廖瑞祥攝
馬太鞍堰塞湖溢流,洪水沖入花蓮光復鄉光復國中,校園滿是泥濘。廖瑞祥攝
李鴻源說,根據估計,洪峰從堰塞湖要抵達市區大概就是40幾分鐘,如此短的時間要疏散,絕對必須中央、地方以及災民密切合作,沒有時間扯東扯西,應該要等事情都過了,再來究責。他也期盼各界體諒花蓮縣真的沒有能力處理這麼大規模的狀況,「如果在美國,這種災害等級一定是美國副總統舉全國力量介入協助。」
李鴻源也提到,馬太鞍溪河床目前已經淤積,堤防高度勢必不足,未來10年到20年內淹水潛勢都會比較高,中央應持續因應。他呼籲,堰塞湖是複雜的技術問題,後續處理則是人道問題,不應變成政治鬥爭工具,藍綠政治人物都該閉上嘴巴。他直言,很遺憾因為藍綠不和諧,尤其在花蓮,有很複雜政治因素,讓災民受到沒有必要的傷害,「但既然發生了,趕快把口水停了,趕快協助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