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蕭美琴出席「2025台灣無障礙海洋日-輪椅自由、Fun浪福隆」活動。總統府提供。
副總統蕭美琴今(9/27)天上午前往新北市貢寮區出席「2025台灣無障礙海洋日」活動時表示,政府積極推動海洋無障礙親海政策,與民間團體及志工共同努力,希望成為身心障礙者的夥伴和好朋友,讓無障礙的精神從城市的街道一路延伸到大海,向世界展現平權共融最好的成果。
蕭美琴指出,這場活動代表台灣正一步步走向更開放、包容、平權及更親海的友善未來,前幾天《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公布後,可以看到各項政策落實到每個角落。她表示,台灣是海洋之子,不能遺落任何一人,親海是所有人的權利,透過今天的活動,讓大家能放心、安全且快樂地接近海洋。
蕭美琴提到,台灣四面環海,海洋不是遙遠的存在,而是大家的DNA,去年總統賴清德提出「探索海洋」的主張,希望所有台灣人都能更了解海洋,發揮海洋國家的優勢,豐富生活。她強調,海洋的美好與力量不該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屬於每個人的權利,無論身體狀況如何,都有權利走到沙灘、親近浪花,感受大自然的擁抱。
蕭美琴感謝海委會從2023年開始積極推動「海洋無障礙親海政策」,從基隆、雲林、台東和高雄試辦,獲得廣大迴響,今年更擴大到全台10個縣市,吸引超過2000多位身心障礙者參與。她指出,這些成果不是單靠政府就能完成,更要仰賴中央和地方政府、協會、基金會及許多志工的共同努力與參與,成為身心障礙者的夥伴和好朋友,一起親近海洋,讓無障礙的精神從城市的街道一路延伸到大海。
蕭美琴表示,台灣一直以來積極參與國際社會,也在推動無障礙環境和人權保護上努力,今天「台灣無障礙海洋日」就是向世界展現平權共融最好的成果。她認為,真正的進步不只是科技,而是在於能否讓每個人都被照顧到、都能共享自然的美好。
蕭美琴說,當大家在陽光下享受海浪的溫度,就能體會到無障礙除了設施的改善,更是一種彼此的態度與共同的承諾,一個社會真正的力量不在於一個人能走多遠,而是在於必須確保沒有人被遺落,這也是台灣精神——在他人需要時,都能走在一起、彼此關懷和相互幫助,是台灣最溫暖、可愛、令人感動及喜愛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