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華郵揭統促黨涉滲透活動 輕罰難遏間諜與軍火橫行

    2025-09-30 10:19 / 作者 中央社
    統促黨「白狼」張安樂參與「挺陸配、反霸凌」大遊行。資料照。廖瑞祥攝
    華郵歷時數月的調查發現,統促黨在台灣招募中國間諜,匿名前美國情報官表示,台灣對間諜「可笑的懲罰」幾乎無法嚇阻。此外,根據內部文件,台灣政府在過去5年中從統促黨及竹聯幫手中查獲近200支槍支。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29日刊出長篇報導,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承認,統促黨內確實有一些幫派成員,但表示統促黨致力落實台灣和中國的「共同幸福」,並稱這可透過「和平統一」來實現。

    華郵的調查參考了法庭記錄、公司文件和社群內容,以及對台灣國內安全和情報官員的採訪,這些官員對統促黨活動有第一手的了解。華郵還採訪台灣立法委員、統促黨和竹聯幫成員、台灣組織犯罪專家以及前美國情報官員。

    僅法庭記錄就凸顯了統促黨成員活動的廣度,其中一人被控收受中國共產黨數百萬美元,用於散布親中的宣傳,特別是譴責批評中國政府人士及宣揚中國軍力的訊息。

    另有3人因試圖招募台灣軍方官員為北京從事間諜活動而被判有罪。還有一人為想參加2024年總統大選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爭取參選資格連署,涉以金錢收購總統、副總統候選人連署書而被判有罪。

    其中一些被告否認指控,而張安樂將許多針對統促黨的指控和法律行動描述為政治動機。

    此外,根據法庭記錄、社群媒體帳號及對台灣官員的採訪,統促黨成員經常與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員以及統戰部官員會面。

    台灣官員尤其擔心,一旦中國入侵台灣,統促黨可能會被當成武器。

    「共諜殺手」、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處處長葉麗卿指出,這些支持統一的人士或幫派成員在和平時期幫助(中國共產黨)組織和收集情報。「但在戰時,他們可以成為非常有效的內部合作者。由於他們已經為中共工作,一旦兩岸爆發衝突,他們可以在各地進行破壞活動。」

    台灣政府憂心統促黨是第五縱隊,據官員與犯罪分析師指出,這一顧慮因統促黨能接觸武器而更加強烈。根據華郵獲得的台灣政府內部數據,台灣幾乎沒有平民使用槍支,而台灣政府在過去5年中從統促黨及相關竹聯幫成員手中查獲近200支槍支。

    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林秉宥,同時也是研究中國對台軍事威脅的專家說,不斷成長的武器儲備令人憂心。「在中國的指揮下,他們可以用這些槍支破壞台灣社會。」

    在台灣,統促黨及其成員已被證明是中國有效的擴音器,經常放大北京的資訊。去年11月,台灣檢察官指控統促黨發言人張孟崇及其妻子收受中國7400萬元資助,據稱用於在台灣傳播宣傳。

    檢察官指控,這對夫婦透過他們的廣播電台、YouTube及臉書等管道,於2024年總統和立法委員選舉中支持特定候選人。他們還批評香港民主運動人士,並勸降台灣國軍於兩岸戰時放棄抵抗、陣前倒戈。

    調查局的葉麗卿說,張孟崇與中國官員牽線,中國官員為這對夫婦的電台支付營運費用,還包了一棟統促黨地區分會總部所在房屋的費用。北京願意支付的巨額帳單,顯示中國政府對台「認知戰」的重視程度。

    統促黨代表北京的活動遠不止於言辭。今年3月,3名統促黨成員因試圖代表中國建立間諜網絡,包括招募台灣現役和退伍軍人,而違反台灣國家安全法被判有罪。

    台灣國家安全局表示,台灣被指控從事間諜活動的人數在2022年至2024年成長500%以上,其中組織犯罪集團為滲透的主要方法之一。

    葉麗卿指出,中國將幫派成員作為情報人員進行招募,因為他們很難找到合法工作,而且要求的很少,但最終卻交出了高度機密的資訊,通常從台灣軍方人員獲得。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前美國高級情報官員表示,鑑於北京在台灣擁有眾多「更值得信賴和可控」的資產,北京不太可能將其「最高情報重點」放在與有組織犯罪相關的團體上。

    這位官員也說,台灣對間諜行為「可笑的懲罰」幾乎起不到任何嚇阻作用。

    台灣內政部已啟動解散統促黨的程序,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表示政府已對至少134名統促黨成員展開刑事調查。

    不過,張安樂對華郵指出,即使統促黨解散,他也會重建。「就算他們抓了一個張安樂,還會有另一個。」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