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中諷郝龍斌兩岸政策「國小家庭作業」。資料照 李政龍攝
針對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今(14日)提出呼籲北京承諾「台灣不獨、中國不武」等五大兩岸政策,另一位候選人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表示,郝的論述仍停留在「國小家庭作業」,自己程度則是博士論文層次,叫陣兩人直接展開一對一辯論。
郝龍斌提出兩岸政策五大主張,包括當選後國民黨舉行兩岸政策大辯論、積極推動國民黨在北京與上海設立辦事處、以雙城論壇基礎推動兩岸論壇、中國應該宣布台灣不獨就不武、國民黨兩岸政策回歸中華民國憲法並呼籲中方承認我方存在現實。
張亞中下午發表聲明說,他對郝龍斌願意針對兩岸議題提出完整主張,並再次喚起黨內政策討論的努力,表示肯定。唯有願意面對問題,才是重新找回國民黨核心價值的第一步。但張認為,相較而言,自己對兩岸論述已屬博士論文層次,而郝龍斌的論述卻仍停留在「國小家庭作業」的層次,實在令人遺憾。
他說,郝龍斌的主張與目前黨中央及其他幾位候選人並無根本差異,論述框架依舊停留在馬英九時期的思維,只是重述立場:其一,仍以「事務性交流」為主軸;其二,對兩岸未來的政治關係設下前提。這樣的論述完全忽略了當前國際與兩岸地緣政經格局的劇烈變化,面對如今更為尖銳的敵意與風險,郝市長的主張既未與時俱進,也仍在「拖」與「避」之間徘徊。
張亞中強調,台灣頭上的「堰塞湖」危機已迫在眉睫,在2028年前隨時可能潰壩。雖然國民黨目前仍在野,無法直接改善兩岸關係,但仍可提前「引流」,爭取時間,讓堰塞湖不致決堤。最關鍵的行動,就是在未來一、兩年內,促成國民黨與北京達成一份「深化九二共識」的《和平備忘錄》,作為兩黨可接受的共同基礎。此舉不僅可避免台灣在2028年前陷入「被戰爭」或「被交易」的危險,更能為國民黨贏得2028年的歷史契機。
他認為,郝龍斌的兩岸主張,完全無法為堰塞湖引流,只會放任讓民進黨把堰塞湖的水愈積愈多。
張亞中表示,郝龍斌已於10月7日台中場政見發表會上公開承諾,願意與自己就兩岸論述進行一對一辯論。若郝真要推動「黨內兩岸政策大辯論」,那就讓這場辯論從他自己承諾的這一場開始。他正靜候郝確定時間與地點,期盼能面對面交流請益,共同為國民黨尋回那條「理念清晰、方向正確」的大論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