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起花蓮災區禁止志工進入。資料照片賑災基金會提供
因應「風神」颱風可能形成,在花蓮的中央災害應變前進指揮所已轉型為「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中央復原重建專案協調會報」,並研擬撤離模式,將視情況進行3階段撤離,其中在中央氣象署發布如果累積雨量每日24小時到達200毫米,就會啟動第1階段撤離,之後會對平房民眾進行收容,而堰塞湖水位上漲1公尺的話,就會發布堰塞湖警報系統,進行垂直避難。而為保持明確的撤離規範,18日起禁止所有志工進入災區。
行政院今(10/16)日召開院會,前進協調所總指揮官季連成於院會後記者會中進行連線,說明因應風神颱風所做的撤離準備,他表示,撤離避難的啟動時機,第1階段是中央氣象署發布如果累積雨量每日24小時到達200毫米,就會啟動撤離,用CPS讓所有的居民都能夠接收到這個系統,然後開始準備撤離,老人、弱勢、洗腎患者等,這一階段會撤離。
第2階段是平房式的撤離,第3階段是有2、3樓高的房子會採取垂直撤離,啟動時機是堰塞湖水位上漲1公尺的時候,會放送堰塞湖的警報系統,全光復鄉都聽得到,這個時候就開始採取強制性的撤。他呼籲所有居民在撤離時同時要準備避難背包,裡面要有一個維生系統等等一些私人物品。
季連成說,他們現在已準備9萬個沙包,會提供給村里發放,讓所有民眾可以將沙包堆置在自己門口防水。所有的工程機具預計在18日到19日之間開始撤離,而在18日的時候要禁止所有志工進入,讓災區能夠保持一個非常明確的撤離規範。
行政院長卓榮泰於院會中指示,周末可能會形成風神颱風,面對天災我們是料敵從寬、禦敵從嚴,落實各項的防災整備作業流程,中央跟地方會攜手合作,守護人民生命安全是最優先的目標。季連成政委目前正在緊急應變協調所,協助花蓮縣政府在本週六進行可能的大規模疏散撤離實地演練;由於颱風將至,演練等於實戰,請各部會在演練過程中,在人力、物力、交通、民生物資及醫療服務各方面要全力配合,全力投入緊急應變協調所,協助花蓮縣政府所執行的這項大規模疏散撤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