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民10/13-10/17應花蓮縣政府召集後備替代役到光復鄉救災,在臉書分享經驗,也指出縣府未能善用替代役男專長。圖為後備替代役搬沙包。摘自楊富民臉書
花蓮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災害後,除了國軍派遣兵力救災外,花蓮縣政府也召集後備替代役男前往花蓮光復鄉等在區協助災後復原,不過今天(10/18)有花蓮當地社區工作者楊富民,以參與這次召集的經驗,在臉書發文指出花蓮縣民政處等多項疏失,包括並未重視召員專長,沒有善用人員能力,有70人每天都重複在糖廠撿垃圾,而且提供給替代役召員的裝備不足,一開始連掃把都沒有,甚至連雨鞋都找不到對的尺寸,楊富民也提出具體建議,希望日後召集單位能改進。
楊富民10/13-10/17應花蓮縣政府召集後備替代役到光復鄉救災,在臉書分享經驗,也指出縣府未能善用替代役男專長。圖為後備替代役搬沙包。摘自楊富民臉書
在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工作的楊富民,身為替代役備役役男,應花蓮縣政府在這次替代役後備召集,從10/13起至10/17共五天參與花蓮災區復原工作,楊富民在臉書發文指出,內政部役政署或者是地方召集的單位,一開始就沒有搞清楚替代備役的定位,這群人不像國軍這麼精實,但至少也沒有像許多免役者無法付出體能。相較於職業軍人、後備軍人,替代備役最大的特點在於擁有複雜的專長背景、明確的公務經驗。
對於替代役男們的專長沒有被善用,楊富民表達遺憾,認為「替代備役優勢並沒有被善用,一開始就沒有調查大家的專業類別,這群人當中有外科醫師、社工師、諮商師、工程人員、水電師傅等等,在面臨受災規模如此大量體的災害事件中,這群人完完全全可以解決許多現職的警消、公務體系繁重的量能。」
由於花蓮縣府並沒有針對替代役男們的專長分配工作,楊富民指出,「很抱歉,民政處長決定讓我們這一群人清掃光復糖廠,配給我們爛到不行的『高壓清洗機」』不過我也知道,只有幾天的時間就召集,很難事事周全。雖然有部分被派去了鄉公所協助公務,有部分被派去了火車站前引導志工,但還有近70名的人力,每天重複在光復糖廠撿垃圾。」
花蓮縣社區工作者楊富民在臉書發文貼出替代役備役役男召集證明書,顯示從2025.10.13起至10.17共五天執行災害防救勤務,並指出在光復鄉救災遭遇縣府不重視專長分配工作、裝備不足各種疏失。摘自楊富民臉書
楊富民回憶救災復原過程指出,在幫忙救災第2天的下午撿完一輪垃圾時,大家找到召集人「馬哥」詢問「我們難道真的沒其他事情了嗎?」畢竟這麼多人來到這裡都想要做事,但是現在卻只能在糖廠撿垃圾,讓人感到非常的沮喪,後來在馬哥的努力爭求下終於幫助到民眾。
楊富民文中表示,如果未來還會召集替代備役,他希望可以給縣府一些建議,首先就是「盤查專長」,而且不是在勤務召集時調查,日常時就應該請各鄉鎮公所盤查替代備役的專長,了解假如下一刻發生戰爭該動員誰、該派誰去到哪裡。
楊富民進一步指出,再來就是「提供裝備」,因為他們集結的時候,給了1雙雨鞋、1雙手套、2件白T恤、1頂帽子,沒有任何工具,手套用完1天就髒,隔天只能跟糖廠要,要到最後都沒手套了,只能去街上的物資站要。
裝備不足的情況,楊富民也無奈地表示,後備替代役男們一開始在糖廠清理時,縣府只給了4台低壓清洗機,1個捲筒延長線,連水桶都沒有,在只有這些裝備下要求他們清潔環境,但掃把半支都沒有,只發了一堆垃圾袋。
花蓮社區工作者楊富民10/13-10/17應花蓮縣政府召集後備替代役到光復鄉救災,在臉書分享經驗,也指出縣府問題,圖為備役替代役男在災區席地休息。摘自楊富民臉書
楊富民同時建議日後召集時可以派後備替代役男執行「盤查災害」,他希望縣府的戶政系統不一定要提供很詳細的個資,但是可以告訴救災人員哪些區域是比較有高風險區的居民、哪裡比較多獨居長輩,這些資訊或許給志工知道會有個資疑慮,「但是我們都是被國家召集的替代備役,讓我們可以更好的幫助受災者,難道不行嗎?」楊富民呼籲。
楊富民直言,假如縣府不提供是因為現在都沒有好好的盤點災害,那乾脆派替代備役們下去盤點,因為他們之間也有社工師、也有專業的工程人員,要盤點什麼都可以,但真的不要讓有心想要做事的人們關在糖廠裡,然後在休息區還要跟糖廠的遊客搶位置。
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的楊富民,10/13-10/17應花蓮縣政府在這次替代役後備召集5天,在光復鄉救災,與內政部長劉世芳(中)合影。摘自楊富民臉書
楊富民更質疑:「我真的不知道我納稅錢給民政的主官們幹嘛?你們到底做了什麼事情?這幾天我們跟著公務體系進入到村長系統、鄉公所系統,真的很可憐那些第一線的公務人員。他們多少個是在地人、多少個是花蓮人,多少人想好好做事,但是身為主官的你們,幫助他們更好的做事了嗎?還是幫助他們被民眾更多的責罵?」
至於未來有其他替代役男們要去救災,要做好什麼準備?楊富民表示,若有下一批勤務替代役去救災,他建議要帶2副袖套、2條舒服柔軟的毛巾披在肩上,因為光復的沙塵會弄得全身擦傷紅癢。另外,召集令上有寫會公發雨鞋,「但有自己的最好,畢竟雨鞋可能最後不會是自己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