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蔣萬安明年將爭取連任,可望獲國民黨首波提名。廖瑞祥攝(資料照)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迎戰2026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已完成新北與台中在內5縣市提名,國民黨卻才剛改選主席。國民黨黨務人士表示,已著手研修2026縣市長提名辦法,待經中常會通過後就會啟動各縣市提名作業。目前粗估最快11月中下旬啟動。
國民黨黨務人士表示,2026縣市長提名辦法會以2018年提名辦法為參考藍本,目前評估,提名將有4種樣態:
第一種樣態為現任黨籍縣市長爭取連任縣市(基隆市、台北市、桃園市、苗栗縣、南投縣、連江縣)。黨務人士表示,這6縣市原則上只要縣市長提名辦法通過後,就會逕予提名爭取連任。
第二種樣態則為非連任縣市,但僅一人爭取提名,提名作業也會相對單純。但2018年提名過程,針對其中艱困與非艱困選區,提名節奏仍會因不同縣市有所差別。
第三種樣態則為非連任縣市,但多人爭取提名。黨務人士表示,屆時提名小組會個別了解各參選人想法,再依各縣市不同狀態,找一個各自最好方式(如台中模式的協調式民調或直接初選),提名最強人選參選。
第四種樣態則是牽涉藍白合縣市。黨務人士說,這部分要等雙方提名制度確定,並做出需整合縣市盤點後,再展開協商尋求整合模式。黨務人士表示,「大戰略就是不讓民進黨提名人當選」,重點是選贏,屆時看誰的人選好就推誰。
黨務人士指出,2018年縣市長選舉提名時,雖還沒有藍白合問題,但當時已有艱困選區是否禮讓情形(如當年台南市否禮讓的前台中市副市長陳子敬參選),所以縣市長選舉提名尋求在野整合,過去並不是沒有經驗。
2017年12月20日國民黨完成2018年縣市長選舉首波提名,包含當時爭取連任的南投縣、苗栗縣、連江縣與初選結束的彰化縣等縣長候選人。
黨務人士說,目前組發會也已參考2018年提名辦法,著手修訂2026縣市長提名特別辦法,之後經內部討論拍板,就會送中常會審議,只要中常會一通過,馬上就依據每個縣市狀況,分梯次啟動2026縣市長提名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