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廚餘蒸煮改採雲端監控 彭啟明:預計年底前全台435場完成裝設

    2025-11-07 14:59 / 作者 陳怡穎
    環境部長彭啟明備詢。李政龍攝
    全台解除豬肉禁宰令,但廚餘養豬仍未解禁。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強調,必須在「落實查核、即時監控、法令完備」三大前提到位後,才會重新開放。環境部長彭啓明今(11/7)日指出,全國列管的 435場廚餘養豬場(其中1場停業),預計將在年底前完成裝設蒸煮監控系統,屆時蒸煮過程將全程雲端連線監看,中央、地方及業者可同步監控。

    農業部長陳駿季先前指出,台中梧棲豬場疫情源自「廚餘未蒸煮完全」,因此在「查核、監控、法令」三項機制未完備前,不會貿然開放。

    對此,彭啓明說明,過去廚餘蒸煮查核多依賴業者上傳照片,常出現「申報不實」或「拍照造假」情況。為確保蒸煮達標,政府將要求全台廚餘養豬場安裝「即時監控系統」,包括溫度探針與CCTV監視器,所有影像及數據即時上傳雲端平台供中央監控;系統設有警示功能,一旦違規就會即時通知稽查單位採取處置。

    彭啟明指出,依規劃,廚餘養豬復用需通過三項關卡,首先落實由環境部、農業部與地方政府聯合稽查的查核制度;建立即時監控系統,全程監視蒸煮程序、溫度連線上傳;最後由農業部將修訂行政命令,確立管理機制。

    彭啓明表示,這套系統已規劃維成,最快1個半月內可完成安裝,年底前全面上線;政府將補助業者一半裝設經費,一套系統約需十多萬元。

    彭啓明坦言,廚餘養豬場僅佔全台豬場的 8%,但各縣市目前的廚餘處理量能仍有限。若立即全面禁止,將面臨廚餘去化困難,恐衍生廢棄物堆置問題。長期方向仍是逐步淘汰廚餘養豬制度,改以堆肥或能源化方式處理,但短期內仍需兼顧廚餘去化與養豬業者生計。
    陳怡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