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長黃敏惠。資料照
嘉義市議會日前通過「建請市府研議普發嘉義市民現金3000元」的臨時動議案,國民黨籍市議員張秀華今(11/19)日質詢時追問普發進度,並提及市長黃敏惠先前受訪時表示「不要說3000元,發6000元也做得到」。黃敏惠表示,嘉義市7年來維持公共債務為零,市庫財源沒問題,但市府仍面對多項待克服的行政困難,相關事項正在逐一處理中。
張秀華質詢時問道,市府多年樽節開支才有今日的財政成果,議會身為立法機關,相關議案既已通過就沒問題,市長先前還提到,只要符合行政程序和相關法規,「不要說3000元,發6000元也沒問題」,是打從內心想加碼發到6000元?還是當下說的一句話?如今已有不少市民對此高度期待,甚至主動詢問「會不會加碼到6000元」。
張秀華也建議,市府若要推動「加碼普發到6000」,可趁定期會延長5天、以及12月臨時會召開期間,盡快提案送審,以便市民能及早受惠。
黃敏惠回應「我要發、我想發」,表示普發現金就是普遍民意,先前議長陳姿妏與跨黨派議員連署提案後,市府便已要求財稅局、主計處盤點財源。她以2021年普發2000元為例,指出當年也遭遇諸多程序與法規困難,但市府逐項排除後仍順利完成,「現在我們也正朝同樣方向努力」。
黃敏惠強調,嘉義市採行嚴守財政紀律原則,該用則用、能省則省,連續7年維持公共債務為零,以現有28億元賸餘計算,即便普發6000元仍有12億元賸餘,但仍要有對未來、長遠的規劃,現遇到很多困難,都在一一排除中。
至於發放時間點,黃敏惠表示將審慎評估,如發放將比照2021年普發2000元的模式,採用投開票所據點方式至各里實體發放;並呼籲市民提高警覺,目前尚無確定發放日期,若網路出現「嘉義普發現金開始領」等訊息,務必避免提供帳號、密碼與個資,以防詐騙。
先前,嘉義市府主計處曾說明,地方不若中央,在普發現金方面,可排除《公債法》及《預算法》的限制,地方政府則受到《預算法》第23條的規範,明訂,政府經常收支,應保持平衡,非因預算年度有異常情形,資本收入、公債與賒借收入及以前年度歲計賸餘不得充經常支出之用。但經常收支如有賸餘,得移充資本支出之財源。
當時,市府表示,將積極與中央溝通,爭取將關稅變動、丹娜絲颱風及連續風災、豪雨等造成的影響,認列為「異常情形」,作為加碼普發現金的依據。